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第9章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第9章

小说: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大的。
  包拯两岁时,哥哥从集上买了一只拨浪鼓回来,拿给包勉玩。小孩家爱新奇玩艺儿。包拯一看到,就要;包勉不给,包拯就哭着要。嫂子看到这情况,一面责备丈夫不该只实一只,分配不均,一面从包勉手里夺下拨浪鼓给了包拯。包拯止住哭了,但她自己的儿子却哭个不住。一看,才知道刚才因为用力过猛,拨浪鼓的蔑把子把包勉的小嫩手拉破了,血糊淋拉的。爷爷心疼大孙子,又要从老罕儿子手里拿过拨浪鼓,让嫂嫂拦住了。
  “爹,没娘的阿叔可怜。包勉哭两声有啥呢?老辈常说:”葫芦是吊大的,小孩是哭大的‘。就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还年轻力壮嘛!“
  嫂嫂一席话,感动得公公说不出话来,也就没有从包拯手里再拿回拨浪鼓。嫂嫂转身就从书案的香炉里,抓了一把香灰,捻在包勉的伤口上,止住血。从那儿,包勉的手上就留下一条显眼的疤痕。直到包拯十岁,他父亲临死前,把拨浪鼓交给他,把这件事讲述了三遍,让包拯记住。他才放心地闭上眼睛。之后,包拯就一直把拨浪鼓带在身边。
  李夫人看着包拯拿着拨浪鼓这样动感情,又进一步地说:
  “相公,这玩艺儿又破又旧,不金不银的,实是没有留头。”
  “呸!”包拯动气了,说:“娘子,你马不知脸长,怎么就忘了?从你过门那天起,我就不止一次给你讲了嫂子那颗无私的心,和她金子般的语言。这只拨浪鼓是嫂嫂亲手给我的,它比金比银还贵重咧!”
  李夫人并不是忘了这件事,而是故意要引起包拯回忆起这事的。原来,包勉知道外面告了他,包拯准了状。老叔这个人一向铁面无私,他害怕了,就躲到老婶身边,求老婶给他讲情。李夫人自然就答应了。可是,她熟知包拯禀性刚直,怕一时不容情,就想点子来打动包拯的心。
  这时,她觉得有门了,就说:
  “好吧!拨浪鼓我来好好收藏!相公──”
  包拯急躁了,说:
  “夫人,有话,你就脆崩点说吧!”
  “相公,嫂子就只有包勉这点骨血,念嫂子抚养之恩,赦了包勉吧!让他改邪归正,服侍嫂嫂晚年。”
  “啊!”
  包拯一惊,明白事故点儿出在家里。李氏拿出拨浪鼓原是为了给包勉讲情的,包勉缉拿不到,是“家鬼害家人”。这怎么能行呢?岂能因包庇自己的骨肉,坏了国法呢?本来,包拯想发怒的,但一想这样会让事情更麻烦。于是来了个“老鸭浮水──表面不动”,说:
  “这……这……这事,往后再说吧!”
  李夫人以为包拯动情了,为包勉担忧的心也松了点。
  当天下午,包拯带着李夫人登衙升堂。让王朝、马汉把白发大娘请上堂。包拯说:
  “老人家,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冤屈,说出来,我与你做主。”
  白发大娘忍着悲痛,说:
  “我叫肖刘氏,赤桑镇人。包勉为强奸我儿媳妇,杀害了我一家三口,请大人为我做主伸冤。”
  “肖刘氏,你可看清了,不是坏人冒充包勉的吗?”
  “大人呵,贼子行凶时,我在场。我亲耳听他说,‘我是包大人的侄儿,状子是告不透的。’他杀我儿子时,我亲眼看到他左手心中有条又粗又大的疤痕。连我那哭着要娘的两岁小孙孙,他也不放过,伸出疤痕的左手夺了小嫩手中的拨浪鼓,又伸出右手抓起小孙孙,摔死在地上。儿媳妇被抢走,抵死不从,也被杀死。惨呀,大人啊!”
  李夫人听了,也气得脸儿发青;包拯听了,心似刀绞。可他故意说:
  “肖刘氏,包勉是我的侄儿,你就原谅点,我给你三百两俸银,给你安排好晚年生活。”
  好似一声霹雳,肖刘氏一怔,眼里泪水没有了,圆睁着眼,怒斥道:
  “呸!我不要你的臭钱,你也甭为我这孤老婆子操心。常言说:”屈死不告状‘,原来你包大人也是’官官相护亲为亲‘,枉有清官的好名声!“
  包拯并不动气,转脸对李夫人说;
  “娘子,你看这事如何处理?”
  李夫人咬着牙,说:
  “相公,你照国法发落吧!包勉藏在我后花园。”
  “砰”的一声。包拯一拍惊堂木,叫道;
  “带凶犯!”
  “喳!”
  声音一落,包勉就给带上了大堂。咋会恁快呢?原来,包拯把李夫人带上街,就命令张龙、赵虎搜查自己的家,没有李夫人的阻拦,包勉自然被捉拿归案。包拯计策用得好啊!李夫人想通了,自然交出凶犯;李夫人想不通,也照捉凶犯。
  包勉一带上堂,肖刘氏就叫道:
  “正是这贼子,大人你与我做主,替小人儿媳报仇。”
  包勉晓得事情不好,哭着向李夫人说:
  “老婶,你答应替侄儿讨情的;老婶,你快向老叔说说吧!”
  李夫人掩着脸,哭着说:
  “包勉,你的罪孽太重了,老婶救不了你呀!你不要怨怪老婶,老婶给你备了纸钱。”
  包勉贼人也有贼智,看看求李夫人不行,就伸出有疤痕的手,只是摇着,想打动包拯。包拯一看,胡子直抖,便毅然画下“斩”字,说:
  “包勉,你妈留给你的是只‘无私’手,你怎么用这手做歹事呢!国法无情,只有斩了你,才能对得起一世无私的嫂嫂。”
  说罢,扔了笔,吩咐行刑。
  “喳!”
  张龙、赵虎把包勉推出大堂。
  包拯对肖刘氏说:
  “肖刘氏,斩了包勉,替你那惨死的儿子媳妇伸了冤,只是人死不能复生,本官念你孤苦无依,生活无着,仍将三百两俸银给你去安排晚年吧!”
  “谢包大人。”
  一会,斩了包勉,张龙、赵虎呈上一颗血头,包拯一见,一改他往日那种刚硬的性子,放声呼陶大哭,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还在饮泣的李夫人,止住了悲伤,说:
  “相公,包勉已正法了,你还哭什么呢?”
  老包说:
  “包勉被正法,他是罪有应得。我哭,是对不起嫂子呵!嫂子不仅用乳汁把我喂大,而且也给了我一颗无私的心。我光知道报嫂子恩情,对侄儿一味宠爱,没有教育好侄子,以至使他犯下大罪。我对不起嫂嫂呵!”
  说着,又哭;越哭,越伤心。李夫人只得劝说:
  “相公,你要以身体为重。嫂嫂深明大义,她也不会怪罪你的。我们还是多想想嫂嫂的晚年吧,一个人够凄苦的。”
  包拯停住了哭泣,说:
  “啊,这你就把心放到肚里吧。我早考虑好了。嫂嫂,我来供养。‘长—一嫂──如──母’,‘敬—一嫂—一似—一母’,往后,你也得记住。”
  “是!”
  自那,“长嫂如母”的话头,就流传下来了。
  陈义侣 搜集整理
  清不过包公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老包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世美,皇上怀恨在心,借个由头,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样,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策划了一阵。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包公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当日就动身回家。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走。却没有料到太监还跟在后面盯梢咧。
  那时正是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走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天,汗淌了几桶。这会儿走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这里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葱的瓜藤上开了黄黄的花,西瓜结得溜圆。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有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就和老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他们一气吃了两个大瓜。两个象鬼样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
  “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老包愉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正要动手。却见包公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
  “吃瓜给钱,那有啥说的。”
  傍晚,包公住到小镇上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盯着跟进去。包公钱不多,就要了素莱米饭。哪知这客栈小,米不干净,碗里尽是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拣,满桌子上堆的尽是谷粒。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大监说:
  “糟踏粮食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
  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有啥说的,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走着走着,眼看走到淮河边上,包公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么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个计策:大小太监连夜从小路赶到包公前面,在淮河边上坐等,单等包公一到,他们一个拉腿,一个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公准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弄脏河水的罪名。这真是啥坏点子都想到了。
  哪知包公手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瞥眼一看,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正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这一洗手,不坏了人家吃用水吗?于是,包公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两个太监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心想,老包真是天下无双的铁清官,再跟下去,也找不到他的问题。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回复皇命。
  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就说:
  毒不过皇上,
  奸不过太监,
  清不过包公。
  黎邦农 搜集整理
  岳飞的传说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曾率岳家军英勇抗金,后被投降派秦桧等人诬陷,被杀害。
  欢 潭
  从前,浙江富阳江畔,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前村后村共有三十多户穷苦农民,靠种田打柴为生。这年夏天,烈日炎炎,两个多月没有下雨,烤得田板龟裂,庄稼叶子都干枯啦。只有后村村口小水潭,还有一点水。三十多户农家,从早到晚,轮流提水,作为一天饮用。
  这时,金兵进攻杭州。岳爷爷带领岳家军,抗击金兵(这是民间传说,当时金兵并未进到杭州),浩浩荡荡路过这个村庄。火红的日头,晒得岳家军人人口干唇裂,饥肠辘辘。傍晚,岳爷爷传令宿营。十几万岳家军驻下来饮水烧饭,这口小小潭水,一时无法供应。急得先锋牛皋摇头顿足,毫无办法。
  忽然,营门口一片闹嚷嚷的声音:“乡亲们送水来啦!”“乡亲们送水来啦!”一桶桶、一罐罐清清泉水,摆满营地上。岳家军拉着乡亲们的手,感动得流下了泪。
  这事惊动了岳爷爷。他正在为大军用水担忧,一见乡亲们把自己贮存的用水都送了来,急忙说:“久旱无雨,乡亲们庄稼干枯,用水困难啊!还是请乡亲们担回去吧!”
  乡亲们见岳爷爷不肯收水,都嚷嚷开啦:
  “岳家军日夜追击金兵,为国为民,不能不吃饭,不饮水啊!”
  “岳爷爷,请收下吧!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啊!”
  乡亲们边嚷边将水倒进锅里,给岳家军做起饭来啦!
  岳爷爷只好说:“我们是抗金的子弟兵,不能惊扰乡亲们,不能动乡亲们一草一木啊!既然乡亲们送水来,这份盛情我们就领啦!”
  牛皋在一旁可急啦!他知道全村百姓就靠这点水过活,如果让士兵吃了,乡亲们如何过活呢?他忙向岳爷爷说:“这水,我们可不能收啊!”岳爷爷向他微微一笑,招手叫他过来,低声吩咐一番。牛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啦!
  第二天,乡亲们开门一看,岳家军早已离开村庄,直向杭州追击金兵去啦。可是,后村的那个小水潭,却一夜工夫变成了一口四张八仙桌那么大的大潭哩!潭里泉水清清,水味甘例。乡亲们围在潭边惊奇地欢叫起来:
  “一定是岳爷爷叫岳家军连夜开的潭!”
  “岳家军真是处处为百姓!”
  全村乡亲高兴地围着水潭欢歌。清澈的潭水,不仅供全村饮用,还可以担去灌溉农田呢!乡亲们为了纪念岳爷爷,就把这口潭叫“欢潭”,把前村叫“岳驻村”,后村叫“欢潭村”。
  陆加 搜集整理
  祁东砖圹萝卜
  “砖圹萝卜不用油,筷子夹起两头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