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荆棘满怀抱 >

第5章

荆棘满怀抱-第5章

小说: 荆棘满怀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请姑姑帮我在皇上面前讲句好话;让皇上知道我是个孝顺的好儿子;我会好好做人;不让他老人家失望。”讲到这里;由于没有听到上官婉儿的反应;太子的呼吸有些急促起来。

上官婉儿仍然没有讲话。

“姑姑;求求您了。”太子的眼泪流了下来。这一次是真的伤心了。

“我不敢相信你的话。”上官婉儿的声音很平静;语调中并没有指责太子的意味。“你是一国的储君;皇后是一国之母。这样的关系;你却要说皇后会杀死你;叫我怎么帮你。”

“姑姑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意思。”上官婉儿知道机会来了。“要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得你自己先有个主意。更何况日后你将继承大统;中兴大唐?”

这一次轮到太子沉默了。他吃不准上官婉儿这番话的用意;或许是上官婉儿的话太过露骨;完全偏离了太子的初衷。

“我不是不想帮你的忙。大唐朝弄成眼前这个样子;我也不想;你父皇更不想;但谁又能名正言顺地扭转这个局面?我想只有你才有这个可能。如果你是个阿斗;我也不跟你废这些话了。你是个大有前途的男儿;要学会给自己创造机会。”

自太子出生以来;没有人把他当做一回事。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别人把他当做一个真正的有能力的男人来对待;特别这话是从掌握着大唐一半朝政的上官婉儿的口中讲出来;使太子信心大增。

太子从袖中摸出一折奏章来;双手送到上官婉儿的面前。“这是我上奏皇上的;请姑姑代我转送。”

上官婉儿数行俱下;很快就读完了奏章的内容。这不过是请皇上整顿吏制、抑制外戚的几点建议;如果是个普通的御史上这么一道奏章;至多不过是石沉大海而矣;但这是太子的亲笔奏章;这样的内容奏上去等于是自杀。韦皇后怎能容忍太子奢言抑制外戚?这是小毛孩子的愚蠢!他还以为皇上能保护得了他。

“很好;写得不错。我会找个适当的机会送上去。”上官婉儿心想;要想这孩子下大决心;特别是让他鼓起勇气来发动一场政变;还得下些功夫。“你要知道;这个东西用处不会很大。求人不如求己;想想太宗皇帝是怎么登上大宝的;那会对你有帮助。”

“您是说玄武门……?”

“这是你自己要做的决定;不要让别人替你拿主意;特别是不要让我帮你拿这种主意。”上官婉儿沉下脸来用教训的口吻道。“张柬之、李多祚当年扶助皇上登基;并没有找东找西地商量;那只会误大事!”

“但我没有经验;有事还得请姑姑指点。”

“这得看事情走到哪一步?如今天下人都已看清楚了的事情;你却是当事者迷;我怎么能帮得了你?”上官婉儿站起身来;这是要送客的样子。“日后你要到我这里来;最好是大模大样地带着侍卫来;那样反而不易惹人怀疑。”

临出门时;上官婉儿拍了拍太子的肩头;嫣然一笑道:“不论你打算怎么干;我都支持你。但是;事先最好让我知道详情;我好安排诏告敕书。”

上官婉儿又恢复了她的婉媚;这给了太子很大信心。是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

七月十八日;皇上行猎结束;回到宫中。武三思也回到了休祥坊的府第。这一次行猎;武三思的收获甚丰;由于他的鼓动与建议;随行的龙武军将士得到了极丰厚的赏赐;而且;每一个将士都清楚;这升官发财的机会是武三思带给他们的。

终于有机会控制住一支强大的禁卫军;这是飞来横福。

“成王李千里来拜。”

武三思不住地摇头。这位左金吾卫大将军一向与他私下里没有来往;而且;李千里也不是那种顾念武太后旧恩的人;否则他当年也不会跟在张柬之等人后面叫嚷“吕后虽死;产、禄犹在”;要置武三思于死地。

这两年里;武三思之所以没有追究李千里对他的恶意;完全是因为皇上对李千里过分的袒护。况且;这个家伙一无是处;不足为患。

“武大人;大事不好。”李千里口中的武大人是官称;论爵位;该是武三思向他行礼才是。

“您这是怎么了?”武三思见不得这种没头苍蝇似的举动。一个一字并肩王竟这等举止粗鲁;难怪李家的江山不保。“成王请坐下讲话。”

“我哪还坐得下呀?”李千里一把抓下头上的软脚幞头;没头没脑地胡乱擦着头上的汗水;喘着粗气道。“武大人;有人要造反。”

“唉呀;成王爷。”武三思可不敢轻易相信这种话;尤其他不敢轻易相信李千里。“有这样的大事你应该去击登闻鼓告变;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我不过是个闲职的散官;又不是当朝宰相。”

“武大人。”突然;武三思在李千里多肉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极陌生的郑重神情;这里面甚至有几分勇气和凶狠。“我是看着这大唐江山有难才来找你。咱们哥俩平日多有不睦;但这件事是个大事情;得要个有大担戴的人才能扛得起。武大人在朝中的地位用不着我多说;如果大人不想管这事;我立刻便告辞回府。”

说着;李千里把幞头塞入袖中;起身便很外走。“我到家便上书皇上;辞了这左金吾卫的职位。管他出什么乱子;反正是还是大唐的天下。”

“老哥慢走一步。”尽管如此;武三思也没有起身拉住李千里的意思。“既是事关大唐江山;不妨讲来听听。”李千里的那句“还是大唐天下”的话对武三思有所触动。

“我跟你说。”李千里没有坐下;而是径直走到武三思面前;低声道:“李多祚正架弄着太子到处活动;很快他们就要造反。”

“当真?”

“骗你是小狗。李多祚昨个到我府上;要拉我入伙。”

“你入伙了么?”

“他奶奶的;你要是还这么死气活样地;我就答应他们入伙。有左羽林军和左金吾卫;打突厥人可能差点;但在长安城这把掌大的地方弄点事就跟玩似地。”李千里的鼻子更红了;油光光的额头上又冒出了一层密密的汗珠。

这时;武三思方才从坐席上起身;叉手向李千里深施一礼。“有成王爷这样的忠臣;大唐千秋万代。请上坐。”

待李千里坐定;武三思拿起手边的一只小铜铃摇了一摇;一名侍卫走了进来。

“吩咐下去;摆酒。”

这真是太不寻常了。除去接待皇上、皇后;武三思在自己府上从未真正款待过某个同僚;这人的自高自大无人不知。李千里心中暗自狂喜。这一步走对了;争取到武三思的支持;自己一生富贵便有人保障。在眼前的情况下;皇上的恩宠也不如武三思的青睐可靠。

酒菜都很平常;武三思不是个爱好口腹之欲的人。

“成王爷;小弟原本一直在为这件事情发愁。”说话间;武三思取出一只手卷;为李千里读了几段李多祚近几个月的活动。“我觉得难办的;是这件事关系到太子。不知道这件事是太子自愿的;还是受了李多祚的蛊惑。您想;太子是国之储君;若有个风吹草动;大唐政局可能又要有一番变化。”

这番话武三思讲得格外地诚恳;令李千里不住地点头称是。

“另外;这件事可能还牵扯进其他的人;也就是我们还不知道的人。成王爷;要想平息这场祸事;咱们还不能鲁莽。您看;您能不能多费一点心……。”

“什么?只要用得上老夫;老夫万死不辞。”李千里被武三思的个人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说什么死呀活的?”武三思暗道;你老家伙都是因为贪图眼前的富贵;才要出卖朋友。要是让你去冒险;你也一样会出卖我。“没那么严重。如果你能答应他们;咱们就能知道都有谁参与了此事;也可以控制住他们不要把事情闹大。当然;如果能够保全太子;大唐江山有后;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成王您看……?”

这个建议有些出乎李千里的意料。他原以为;他这一告密;武三思上报皇上和韦皇后;抄斩李多祚全家;废了太子。他自己也就得保福寿了。

“这件事……?就听老弟你的了;你告诉我该干什么?”

“其实很简单;一点危险也没有……。”

当李千里从武三思府上出来时;他简直有些心花怒放了。难怪人人都畏惧武三思;这小子还真是有玩意儿!

送走了李千里;武三思的头脑中已经清晰地出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这真是天遂人愿!

等等;还得再仔细地考虑考虑;这等大事万不能轻忽。

九、

“我听说俊奴去找你了?”韦皇后枯瘦的脸上似是只有一层腊黄的面皮;骨头都露在外面。

上官婉儿没想到韦皇后的耳报神有这样的灵通;一时间倒是吓了她一跳。但是;她很快又镇静了下来;道:“姐姐也听说了?那小子不知吃错了什么药;以为我会帮他。这怎么可能?我也巴不得他早死。”

但是;上官婉儿没有注意到;她在惶急之下;语气措辞与平日里的神定气闲大不相同。

韦皇后用她那对深陷在眼眶中的大眼睛死死盯住上官婉儿;脸上并没有显现出一丝的怒气。“他说了些什么?”这话几乎是一字一顿地从韦皇后牙缝中挤了出来。

“他能讲些什么?”上官婉儿的头脑此时正在飞快地思索;脸上却是淡淡的。“这个可怜的孩子给吓坏了;以为自己要死了。这也是病急乱投医;姐姐不必介怀。”

自上官婉儿进门;韦皇后没有向往日那样热情地给她赐坐。这时;韦皇后自己也下了坐榻;趿着一双镶珠的丝履踱到上官婉儿面前。“老百姓有句话讲得好:狗急跳墙。这个小奴才不会是在玩什么鬼心眼吧?”

话虽讲得狠;但韦皇后的嘴角、眉梢透露出的却是彻底的不屑。只是;她的目光与手势让上官婉儿感觉到了某种熟习的东西;这就是韦皇后惯常的不信任。

这个女人对任何人都心存疑忌。这一次她也许会怀疑到自己。上官婉儿暗想。自皇上将上官婉儿纳为嫔妃之后;韦皇后对她的态度一直相当的客气;而没有对她表现出韦皇后对其它嫔妃的刻薄与厌恶。这也正是韦皇后对她猜忌最深的地方;这个女人不懂朝政;却偏偏要参与朝政;而处理政事正是上官婉儿的特长;也是她二十几年苦心经营才得到的权力。

韦皇后想把自己变成武太后。又有哪一个女人不想成为武太后那样的人?上官婉儿自己也想。对她有利的一点是;上官婉儿家中人丁不旺;没有父兄可以依托;借机把执朝政。为此;醉心于外戚的权贵身份使韦皇后一族对她就没有太多可担心的了。

“太子也许有些糊涂;做出点傻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上官婉儿在小心地选择口中将要讲出来的每一个词句。“他毕竟是国之储君;皇上的亲生儿子;对他的要求不宜太苛。”当然;太子并不是韦皇后的亲生儿子。

“他做了什么傻事?”韦皇后毕竟聪明;一点即透。

“也没什么。”上官婉儿从侍儿手中的捧盒里取出太子的奏章;送到韦皇后手中。“本来我想这一定不是太子的本意;许是那些宾客们给他胡出主意也未可知。但又一想;皇上刚刚登基;像样的外戚只有姐姐一家;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用心了。”

讲这番话时上官婉儿根本没有用目光去看韦皇后;她只是像个翰林学士一样;一只手斜背在后腰;另一只手抚着光润的下颔;引首向庭院中眺望。

“该死的奴才。”韦皇后已经读完了太子的奏章;腮边的颊骨由于牙关紧咬而醒目地突出来。“这可是他自找的;自做孽不可活;你可怨不得我了。”

这把火烧得恰到好处;上官婉儿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她在宫中的别院;打发小太监给武三思送去了个字条。下面的事情该由武三思出面了;这不单单是因为韦皇后信任他;也是因为上官婉儿自己不愿意干这种露骨的脏活儿。

太子那里不知道准备得怎么样了?武三思的任务之一就是既给太子以适当的压力;又要很好地控制住韦皇后暴躁的脾气。如果在太子动手之前;韦皇后便将太子废了;甚至将其杀掉;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精心策划的一切也就落空了。

所有这一切;妙就妙在一个尺度上。只有一切都处置得恰到好处;才能圆满地完成上官婉儿的愿望;放眼天下;没有谁再具有这样的才能了。

这一天晚上;上官婉儿睡得很踏实。

十、

李多祚的如意算盘几乎被韦皇后的暴躁给断送了;但也可以说;正是这暴躁成全了李多祚的心愿。

太子与李多祚分手后;在八百响催行鼓敲完之前赶回了东宫。出乎他意料的是;武三思的儿子;驸马都尉武崇训正带着几名宫中侍卫守在嘉德殿前。

“皇上有旨;着太子即刻进宫。”武崇训是个衣饰华贵的漂亮人物;平日里从未将太子看在眼中。但是;今天他的神气与往日更是有了许多的不同;他从眼角中射向太子的目光简直就像是在蔑视一条即将就戮的土狗。

“等我更衣。”平日里;由于畏惧安乐公主与武三思;太子对武崇训所表现出的容忍与屈辱让他时时刻骨蚀心般地痛苦。

“皇上的旨意是即刻进宫。你已经让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