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戴笠死亡之谜 >

第7章

戴笠死亡之谜-第7章

小说: 戴笠死亡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起了王亚樵的愤怒。由此,他派出二十多名杀手潜伏在李顿下榻的酒店周围准备行刺。正在下手的关键时刻,王亚樵被人劝说后,觉得此案发生后易引起国际纠纷,而且于国家和民族不利,于是下令放弃了此次行动。可出乎意料的是,王亚樵手下的几个杀手在撤回到南京路时,持枪抢劫了一家钱庄,结果被随后赶到的大批军警抓获。不久,他们为了活命,不但承认了是王亚樵的人,还供出了王亚樵刺杀蒋介石和宋子文的过程。这事报给蒋介石后,蒋介石大怒,严令上海军警配合戴笠限期追捕王亚樵归案。
  戴笠和王亚樵终于开始了面对面的较量。
  应该说在这之前戴笠对王亚樵还是十分尊重的,尽管王亚樵曾相继派人暗杀过淞沪警察厅长、安徽省建设厅长和上海招商局长等人,但戴笠认为这些人被杀都是事出有因。由于,王亚樵具有很强的组织和演讲才能,加上平日里仍然对朋友和门徒重交情和讲义气,戴笠曾想过请他参加特务处的工作,以报往日的善待之恩。考虑到王亚樵在上海颇有名气,戴笠特意向蒋介石报告了吸收王亚樵的想法。不料,蒋介石口气坚决地说:“此人爱招摇,革命团体不能用这样的人。”戴笠从此再也不敢言及此事。本来,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井水不犯河水,事情不成情义还在,可王亚樵竟然把子弹射向了领袖,对此戴笠自然对王亚樵有了极大的愤恨。所以,戴笠从南京到了上海后,立即指挥军警特工人员对已掌握的王亚樵的几个住处进行了搜查,结果全部扑空。这早就在戴笠的预料之中,他知道王亚樵长期生活在险恶的处境下,早已养成了谨慎、机警、多疑和善变的性格,不但行踪飘忽不定住处也是一日数变。就是家人与其联系也是由王亚樵到一处地方后打电话告之,而通话又常用暗语,外人就是听见也很难明白说的是什么。但戴笠也不是无能之辈,在报经蒋介石同意后,他指挥军
  、警、宪、特等机关严密封锁了上海所有对外的路海空通道,以防王亚樵逃出上海。戴笠认为,只要王亚樵始终被围在上海这个天地里,就会有抓住他的那一天。为此,戴笠还对已发现的王亚樵的各居住点,均布下了便衣特务,进行了严密监视。同时,公开悬赏百万元擒拿王亚樵,这钱在当时相当于一个中型银行的全部资金。戴笠深知,尽管王亚樵虽然部众很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只要给以重金诱惑就不怕没人出来密告王亚樵的行踪。在此基础上,戴笠还建立了一支快速反应的缉捕队伍,日夜处于戒备状态。
  戴笠的这些手段看起来没有什么新鲜之处,但在戴笠的督促和监视下部下执行起来都非常认真,因此很快发生了作用。随着王亚樵的保密点的连续被发现,他活动的地盘越来越小。有时,王亚樵刚刚转移到一个地方,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军警特务们就跟踪而来了;有时,王亚樵刚从一个地方离开,后脚就有戴笠手下的人破门来搜查了。在戴笠的高压、威逼和引诱下,王亚樵手下的人也开始分化瓦解,密告王亚樵行踪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个安徽同乡会的叫柏藏香的人,打听到王亚樵就住在上海郊区的一幢秘密住宅里,就向军警机关报了案。戴笠得知情报后,先派人对柏藏香的背景进行了了解,在确认了柏藏香原是王亚樵的朋友后,他令柏藏乡带着多名特务在那座秘密住宅的周围布下了监视网。经过连续十多天的监视,终于在一个深夜里发现王亚樵坐着轿车进了这所住宅。当即,早就候在近旁的数百名军警在上海租界巡捕房的配合下,把那座住宅围的严严实实。可是当军警们破门而入后,除了王亚樵睡过的被窝是热的外,搜遍了住宅的所有角落没有见着有王亚樵的影子。原来,王亚樵在军警围上来之前已发现情况有异常,随即就用阳台上早就准备好的绳索溜到了楼下,然后利有住宅后面的一片建筑物的背影悄然地脱险了。
  对王亚樵的漏网戴笠确实有些遗憾,但他已感觉到苦于逃命的王亚樵在上海的立足之地是越来越小了。于是,戴笠重新进行了布置,更收紧了围捕王亚樵的网络。不久,戴笠手下的特务们经过多次跟踪,发现了王亚樵发妻王亚瑛的住处。戴笠的神经又变得兴奋了,他下令不准惊动王亚瑛,并以王亚瑛的住处为中心撒下了一张大而严密的网,专门等着王亚樵的出现。终于,一个即将黎明的清晨,王亚樵利用浓黑的夜幕从后门进了王亚瑛的住处。王亚樵对王亚瑛是宠爱有加,而王亚瑛对王亚樵也是爱心一片。当王亚瑛见王亚樵悄然而入,兴奋之余那颗多日来为王亚樵担心受怕的心放下了。当王亚瑛还没有从惊喜的心情里解脱出来,王亚樵习惯地走到窗前拨开布帘看后神经瞬间绷紧了,他看见楼下的弄堂里有好些可疑的人在走动。情急之下,王亚樵来不及与王亚瑛多说什么,就脱下王亚瑛的外衣穿在了自己的身上,接着在头上扎上块头巾后就快步走出了王亚瑛住处的后门。在弄堂里,王亚樵紧跟随在几个女菜贩子的后面,所以没有引起特务们的注意。当他刚走出弄堂口,连续不停的警车呼啸而来了。
  王亚樵再次破网而出。
  戴笠对久捕王亚樵而没能成功,觉得在上海这块地盘有失脸面,特别是蒋介石有了怨言后心里更是感到了心焦和不踏实。怒气之下,戴笠与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商量后把王亚樵的弟弟王述樵抓了起来,想以此逼王亚樵露面。王述樵是公开挂牌的律师,他的恩师是全国律师公会会长沈钧儒先生。当沈钧儒得知王述樵因哥哥的事被戴笠他们抓捕后,当即在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兄有罪不应罪及其弟,王亚樵有罪,其弟何罪?”谴责当局无视法律,滥抓无辜。沈钧儒的文章登出后,法律界及上海各阶层人士纷纷向当局提出了抗议,并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蒋介石。蒋介石对这种弄巧成拙的做法极为恼火,辛亏杨虎仗着自己当年与蒋介石一起在永丰舰上护卫过孙中山的交情主动承担了此事,蒋介石才没有过多的责备戴笠。事后,蒋介石对戴笠说:“王亚樵不是等闲之人,他在上海经营十多年,绝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得手的。你还是与他谈谈条件,只要他不再与我们作对,以前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不再追究。不过,释放王述樵的前提条件是王亚樵必须遣散部属,本人要么出国要么到南京来投降。当然到南京来之前,王亚樵得向‘西南派’的胡汉民打上一枪,以示诚心。”
  蒋介石态度的突然转变,戴笠先是惊愕而后是疑虑,但这已由不得他多想了。戴笠根据蒋介石的指令,很快辗转托人跟王亚樵开始了对话。可是,当时的戴笠毕竟还不是王亚樵的对手。王亚樵一面答应戴笠提出的条件,一面暗中将妻儿老小悄悄地送到了乡下,并积极地策划自己离沪赴香港的事。当王亚樵得知其家眷已顺利返乡后,经易容后化装和精心安排,从上海太古码头乘上英国豪华客轮去了香港。临走前,王亚樵亲笔给戴笠写了封信:“……我对你没有话讲,委员长礼贤下士,你就和颜悦色;委员长疾言厉色,你就嫉恶如仇。我清楚你所提条件均为委员长之旨意。其它条件尚能照办,但让我卖友求荣我不能答应。如果你们因此不释放我的人,我誓与之周旋到底。”戴笠收到此信后,尽管心里有气,但也无可奈何,他明白此时王亚樵已离开上海。王亚樵的悄然离去,犹如一条巨蟒潜入了大海,说不定何时又会弄出什么翻江倒海的事来。
  想到这里,戴笠不禁打了个寒颤。
  王亚樵被戴笠逼走香港后,并没有停止暗杀蒋介石的活动。
  一九三五年十月,当王亚樵得知国民党中央四届六中全会就要召开时,便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他买了假发和山羊的胡子,把自己打扮成绅士后照了像,想以报社文字记者的身份进入会场后亲手杀蒋。王亚樵自小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五十步内不用瞄准举枪就打而且弹无虚发,三秒之内点射五发可保证瞬间击中目标。为了以示自己的决心,王亚樵还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安排。但王亚瑛坚决反对王亚樵亲自出马,她认为戴笠已数次布置捉拿王亚樵,已对王亚樵的生活规律和嗜好以及接触人员的圈子都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如果王亚樵出现在国民党中央四届六中全会的会场,实在是在冒天下之大险。况且组织和掩护也需要全面指挥,而此事也只有王亚樵才能担当得了。经过对利弊关系的再三考虑后,王亚樵终于放弃了亲自出马的意向,挑选随机应变能力极强并且枪法准确的孙凤鸣承担了此次的刺杀任务。孙凤鸣是江苏铜山人,他原是十九路军的一个排长。孙凤鸣十六岁跟着父亲闯关东,饱尝了人间辛酸也看透了社会的黑暗,磨炼出了一副勇于斗争和不畏生死的刚强性格。他自从与王亚樵结识后,深为王亚樵的爱国和正义所动,遂相随于左右。
  不久,国民党中央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湖南路中央党部礼堂召开。
  这天,孙凤鸣天还没有亮就到达中央党部礼堂的大门口,由于接到出入证的时间较晚等他进入礼堂大院时,参加会议的一百多名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已站在礼堂前准备照相了。由于蒋介石迟迟没有出场,行政院长汪精卫只好领着“中委们”开始照相。当照相完毕,那些“中委们”陆续向会议大厅走去时,在旁边等着蒋介石出现的孙凤鸣急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掏出枪向近边的汪精卫开了三枪。枪响后,孙凤鸣很快被现场的警卫枪击成重伤,与汪精卫一道送进了中央医院。后因为孙凤鸣流血过多,于第二天凌晨死去。
  汪精卫的老婆陈壁君疑心此事是蒋介石策划,认为他事先知道要出事,所以不出来照相,便与蒋介石大哭大叫了起来:“蒋先生,你和他不和是人所共知的,你不叫他干就明说好了,何必下此毒手!”蒋介石平白无辜地背上了谋杀汪精卫的嫌疑,本指望凶手招供后能洗刷他的不白之冤,可孙凤鸣一死他完全没有了辩白的机会。由于社会上各种谣言四起,加上此案的侦破没有丝毫的进展,蒋介石肚子里的怒气无处发泄,一个电话把戴笠招到了官邸办公室。戴笠刚走进办公室,蒋介石就控制不住内心的激愤大声责问戴笠:“人家都打到中央党部了你还不知道,每月在你们的身上都要化很多钱,就为酿出这样的祸事来吗?你知不知道这案子查不清楚,我就要背一世的黑锅……”
  戴笠接受此案后,首先从孙凤鸣身上的那个记者通行证开始。据戴笠所知,新闻机构历来管理是很严格的,要做出孙凤鸣那样的记者通行证必须要经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逐级审批,如果沿着这条线索查下去肯定会有收获。果然没出戴笠所料,很快就查出了此案的另一个嫌疑人南京钟英中学校长李怀诚。戴笠当即派人对李怀诚进行了严刑逼供,最后李怀诚经不住非人的折磨说出了此案总策划是王亚樵,而且要刺杀的对象原本不是汪精卫而是蒋介石。戴笠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搞清了此案的来龙去脉,使汪精卫的老婆陈壁君无话可说。蒋介石对此也很高兴,只是对王亚樵又把他作为刺杀对象感到震惊。于是,他严令戴笠亲自带人赴香港追捕王亚樵。
  戴笠知道王亚樵的情报也是相当灵通的,有些方面不亚于自己的专业特工网络。为此,戴笠此次去香港尽管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启程的,但还是被王亚樵事先知道了。王亚樵与香港总督和警方有良好的关系,他亲自会见香港警务处勃郎处长,告诉了戴笠带人到香港来捕人的消息。由于以前戴笠到香港秘密捕人时多次得罪过香港警务处,对王亚樵提供的消息勃朗处长是心领神会,而戴笠对此却一无所知。所以,戴笠也绝不会想到当他乘坐的豪华游艇在香港本岛卢吉道三号码头靠岸后,就被穿着深蓝色警服的港警给盯上了。此时,戴笠的第一反应是把手上的高级皮箱与副官贾金南手中的皮箱进行了对换。因为,这箱里装的是两支美制无声手枪和大量的美金。戴笠明白香港法律禁止私人携带武器入境,而他这次怕走漏消息就没有向英国使领馆办理枪照。可是戴笠与贾金南对换皮箱的事还是被港警发现了,当他们发现皮箱里装的是手枪后就把戴笠带到了警务处。
  到警务处后,无论戴笠怎样向勃郎处长解释,勃郎处长还是依据香港的法律把戴笠关进了拘留所。这对戴笠来说是种耻辱,但他无可奈何,直到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出面了才被放出来。走出拘留所的戴笠把所有的羞愤全发泄到了王亚樵的身上,他当即对查获王亚樵的踪迹进行了布置。由于追捕王亚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