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人性七论 >

第2章

人性七论-第2章

小说: 人性七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13

    人性七论7

    个人在我们知道的肉体死亡之后,都还以某种方式存在下去。马克思主义否认有任何死而复苏和任何判决的存在。 它还必然否认对基督教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种个人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因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我们的道德观念和态度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决定的。第三,对于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所作的诊断也各不相同。基督教说,世界并不符合上帝的旨意,人和上帝的关系遭受破裂。 人滥用了自己的自由,拒绝了上帝,因而受到邪恶的感染。 马克思则用“异化”概念取代了邪恶这个概念。 异化也表达了一种类似的见解,认为实际人生没有达到一定的理想标准。 但马克思的见解是指从人的自身异化,从人自己的本性异化,因为人具有潜能,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不允许他们得到发展。对一个问题开出的处方,取决于对基本原因的诊断。 因此第四,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对人生的邪恶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解救办法。 基督教徒认为,只有上帝自己的力量才能把我们从罪恶的境地拯救出来。 这种惊人的主张是,通过特定历史人物耶稣的生与死,上帝采取行动拯救世界,恢复了人同上帝业已断裂的关系。每个人都需要接受这种上帝的宽恕,然后才能在基督教教会里开始过一种再生的新生活。 人类社会在个人得到改造之前,是不会真正得到拯救的。 马克思主义法则与此恰恰相反,其信奉者认为,在社会发生根本变革之前,个人的命运是不会发生真正改变的。 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必须由共产主义的取而代之。这种革命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个人应当加

…… 14

    8人性七论

    入革命政党,以帮助缩短新时代诞生时的阵痛。对于人得到彻底再生后的前途,这些对立的处方也提出了多少有些不同的设想。 基督教的设想是,人恢复到上帝为他设计的状态:自由地爱、自由地服从他的上帝。 一旦个人接受上帝的拯救并加入由被拯救出的人组成的团体——教会,他就开始获得新生。 但是这一过程只有在今世之后才能完成,因为不论个人或团体,仍将是有缺陷的,并且受着世上邪恶的感染。 马克思主义设想的则是今世的前途,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可以成为他们的真正自我,不再受经济条件的异化,而是自由而积极地相互合作。 这就是历史发展的目标,尽管不应指望在革命之后马上就可实现,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诞生之前,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这里,我们有两个规模完整的信仰体系。 基督教徒和马克思主义者都声称对整个人生拥有必不可少的真理。 他们对所有人(无论何时何地)的本性都提出了某种观点。 这些世界观不仅要求人们接受,更要求人们按此行动。 如果谁真正地信仰其中一种理论,他就必须承认这种理论对他的生活方式有着影响。作为最后一点比较,请注意每种信仰体系都有一个人的组织来要求信仰者对其表示忠诚,并且对教义和实践都拥有一定的权威。 基督教有教会,而马克思主义则有共产党。 或者更加准确地说,现在有许多基督教教会和许多马克思主义政党,竞相声称信奉各自创始人的真正教义,把各种各样的信仰都称为正统,实行着各种不同的实际政策。 这种宗派的

…… 15

    人性七论9

    形成,都是这两种信仰的典型现象。许多人已经注意到,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之间这种结构上的相似之处,有些人更认为,后者同前者一样,也是一种宗教。 这里有一点值得上述两大类信徒加以思考,同样也值得其他不受上述约束的人加以思考。 为什么对人的本性和命运所作如此不同的解释,却有着如此相似的结构?也许这些差异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调和,因为有些人就声称自己是基督教马克思主义者。 然而按照对每种信仰的传统解释,它们在有关上帝是否存在和人性方面,存在着非常基本的分歧。但是正如我引用萨特的话时所指出那样,对于人的问题,还有许多其他的观点。 古希腊人的理论,特别是他们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理论,至今对我们还产生了影响。 再近一点,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和弗洛伊德(Freud)

    的精神分析理论都永久地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现代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对人性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所谓科学的理论。 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包括本书后面将要提到的一些科学家,都乐于对人类状况提出他们自己的诊断和处方,据说这些诊断和处方,都是以他们自己的科技特长为基础的。 在西方传统之外,中国、印度、非洲和伊斯兰世界对人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些至今还很有活力。 特别是,伊斯兰教正在经历着一次复苏,信徒越来越多,中东各国人民拒绝接受西方文化的许多方面。在这些观点中,有些还体现在人类社会和机构以及生活方式之中,就像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那样。 如果是这样,那它们就不单是理论,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必然要经历

…… 16

    01人性七论

    变化、发展和衰败。 一种有关人性的信仰体系,如果被某些人群信奉并由此产生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这样的信仰体系,通常称为“意识形态”

    (ideology)。在这种意义上,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当然是意识形态;而且正如我们所见,甚至连价值—主观主义,也可以成为政治自由主义的基础。因此,一种意识形态就不单是一种理论,而且还是一种以某种方式指明行动方针的人性论。 我在本书要做的,就是对某些规定行动方针并要求人们信仰而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加以研究。 并非所有这些理论都是意识形态,因为不是每种理论都有相应的人群认为它产生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我们选来讨论的这些理论,全都具有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那种共同结构的主要成分:(1)

    有关宇宙性质的背景理论;(2)

    有关人性的基本理论;(3)对人的问题的诊断;(4)医治这种毛病的处方。只有那些具有所有这些成分的理论,才能为我们寻求人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希望。例如,断言所有人都是自私的,是一种诊断,尽管只是个简短的诊断,但它并没有说明我们为什么是自私的,也没有为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自私,提出建议。同样,主张我们应当互爱的这一处方,并没有解释为何我们发现很难做到这一点。 进化论虽然谈了很多人和他在宇宙中的地位,但是它本身并没有提供任何诊断或处方。我将探讨的理论,包括基督教、马克思和萨特的理论。此外,我还加上柏拉图《国家篇》(Republic)的理论(这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也是希腊哲学著作中可读性最高的著作之一)

    ;弗洛伊德的理论(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本

…… 17

    人性七论11

    世纪的思想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影响)

    ;B。F。 斯金纳(Skiner)

    的理论(这位美国心理学教授声称已掌握了解决人类行为问题的钥匙)

    ;和康拉德。 洛伦兹(KonradLorenz)

    的理论(奥地利诺贝尔奖得主,他指明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新方向,并且在运用对类人猿和其他动物的类推法以解释人性方面,领导着一个新潮流)。

    我不企望对每种见解都追溯许多前提,尽管我将尽量简洁地勾勒出那些必不可少的背景。同样,我也不想对各种流派的基督教、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逐一加以研究。 我只是力求介绍每种理论的主要思想,按照上面概括的四部结构加以解释。 在介绍每一种理论时,我都用一本容易得到的著作,作为自己的基础课本,并注明出处,这样,读者可以查证我的论述,同时还可各自寻找更多的论证。 我将不讨论任何东方的观点,这一点可能会使某些读者失望。 请他们原谅我的无知,同时也是由于时间短促。 但我在后面推荐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读物。然而,在阐述这些基本观点以外,我还想指出这些观点中的一些主要争论。 因此,我对每一种理论都要作一些批评性的讨论,希望这种讨论能激发读者自己作进一步的思考。在某些章节中,批评性的问题放在阐述之后;而在另一些章节中,二者则互相穿插。 在我们开始自己的主要任务之前,让我们再次对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作一初步研究,这样可以让我们知道,在开始批评各种人性论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 18

    21人性七论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E本书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对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作更详细的介绍,并提出部分进一步阅读的材料。对于把它们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加以比较,推荐下列材料:罗柏塔。C。 塔克(RobertC。Tucker)

    :《卡尔。 马克思的哲学和神话》(PhilosophyandMythinKarlMarx)

    ,剑桥大学出版社,1961年第1版和1973年第2版,主要读导言部分;阿拉斯代尔。 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e)

    ;《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MarxismandChristianity)

    ,企鹅丛书,哈蒙德斯沃思出版社,1971年。作为意识形态的较详细的论述,见约翰。 普拉迈纳茨(JohnPlamenatz)

    ;《意识形态》(Ideology)

    ,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71年;纽约普雷格出版公司,1969年。对于犹太人、中国人、印度人和伊斯兰教人性论的介绍,见S。 拉达克里希南(S。Radhakrishnan)和P。T。 拉祖(P。T。Raju)

    :《人的概念》(ConceptofMan)

    ,伦敦乔治。艾伦和昂温出版公司,1966年第2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城约翰逊出版公司,1966年。 莱斯利。 史蒂文森(LeslieStevenson)主编的《人性研究》(TheStudyofHumanNature)的第一部分摘录了一些印度和中国经典作家的精辟论述。这本文集将近一半的篇幅涉及本书所讨论的七种理论,埃里希。 弗罗姆(ErichFrom)

    主编的《人的本性》(TheNaCtureofMan)一书广泛地介绍了不同文化时期的思想家们的

…… 19

    人性七论31

    观点。 在汤姆。 坎贝尔(TomCampbel)的《人性社会七论》(SevenTheoriesofHumanSociety)一书可以看到亚里斯多德(Aristotlc)

    、霍布斯(Hobes)

    、亚当。 斯密(AdamSmith)

    、马克思(Marx)

    、涂尔干(Durkheim)

    、韦伯(Weber)和舒茨(Schutz)的不同的观点。

…… 20

    2对理论的批评

    。人是否真的自由?。人的一切是否由客观环境所决定?。人死后会否继续存在?。…………………

…… 21

    人性七论51

    2

    对理论的批评

    基督教有关宇宙的基本观点,即上帝存在的观点,自然地碰到许多质疑。 且举其中一例:世间的邪恶和苦难,似乎显示了上帝并不存在。 因为假如上帝是无所不知的,便必定知道邪恶的存在;而假如上帝是万能的,他一定能清除邪恶。所以如果上帝是非常仁慈的,那他为什么不那么做呢?尤其是,为什么上帝不响应信徒的祈祷来解除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苦难呢?

    马克思主义有关宇宙的基本观点,即人类历史不可避免地通过各个经济发展阶段向前进展的观点,同样也值得怀疑。说这种进展不可避免,是否真有道理?是否它就不受那些不能预测的许多非经济因素所制约?特别是,共产主义革命并未在西欧工业国家发生,这是否一个否定马克思理论的直接证据?

    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观点,立刻引出了一大堆有关形而上学的问题。人是否真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的一切是否由遗传、培育和环境所决定?人死后会否继续

…… 22

    61人性七论

    存在?鉴于人的死亡是一种普遍及显而易见的事实,因而能证明人死后还继续生存的所谓证据,既少而又很具争论性。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