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美学 >

第73章

美学-第73章

小说: 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神本身的自由。形象还是庞大的,严峻 的,显得象石头一样僵硬的,双腿没有自由和鲜明性,胳膊

……………………………………………………………………………………………………………………………
第一章 不自觉的象征
3 8
和头过分紧贴在身体其余部分上面,没有秀美姿态和灵活的 运动。只有到了德达鲁斯 ① ,雕像上手和足才得到解放,身躯 才显得在运动。
   由于上述反复交错的象征方式,在埃及,每一个象征实 在是一系列象征的整体,所以一度作为意义而出现的东西在 另一个有关联的地方又被用作象征。这种把多种意义结合在 一起的象征方式,意义和形象的交错,产生出多种多样的暗 示,因而符合朝许多方向齐头并进的复杂的主体内心生活,形 成这种象征形象的优点,但是由于可能有多种意义,解释就 比较困难。
   在解释这种意义中,近代人过于穿凿附会,因为几乎一 切形象实际上都是作象征来用的;但是对于埃及人的见解来 说,这种意义可能是明白易懂的。但是象我们开始就已见过, 埃及的象征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有些作品本来竭力追 求明晰,但是对自在自为的意蕴仍停留在挣扎追求中。就这 个意义来说,我们发见到埃及艺术作品包含一些谜语,要正 确地解释这些谜语,有时不仅我们,就连创造这些作品的艺 术家们也大半办不到。
   c)所以从它们的秘奥的象征方式来看,埃及艺术作品都 是些谜语,可以说就是客观事物的谜语。我们可以把狮身人 首兽看作埃及精神所特有的意义的象征,它就是象征方式本

① 德达鲁斯 (Da B dalus),字义是“巧匠”,西方神话中的人物,很象中国的
鲁班。

……………………………………………………………………………………………………………………………
4 8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身的象征。在埃及,这些狮身人首像多至无数,往往千百成 行地排在一起,用最坚硬的石头雕成,琢磨得很光滑,身上 刻着象形文字,在开罗附近,这种石像大到狮爪就有一人长, 兽身的部分躺在地上,上面人身的部分却昂首立起,头偶尔 也有是牡羊头,但是绝大多数是女人头。人的精神仿佛在努 力从动物体的沉闷的气力中冲出,但是没有能完全表达出精 神自己的自由和活动的形象,因为精神还和跟它不同质的东 西牵连在一起 ① 。这种对自觉精神的追求还不能用唯一符合 精神性的现实去表达精神性,而是用略有关联的甚至是完全 异质的东西去表达这精神性,使它呈现于意识,这就是象征 方式的一般特征,到了这个顶峰,象征就变成谜语了。
   在这个意义上,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首兽也可以有象征 的意义,它显得是提出谜语的怪物。它提出过一个有名的谜 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 用三条腿走路?俄狄普找到了一个简单的解释:那就是人,于 是就把这怪兽从悬岩上抛下去。这个象征谜语的解释就在于 显示一种自在自为的意义,在于向精神呼吁说:“认识你自 己!”就象著名的希腊谚语向人呼吁的一样。意识的光辉就是 这样一种明亮的光:它使自己的具体内容,通过属于自己而 且适合于自己的形象,透明地显现出来,而且在它的这种客 观存在里所显现出来的就只是它自己。

① 人首象征精神,兽身象征物质力量;人首和兽连在一起,一方面象征精
神要摆脱物质力量,另一方面也象征精神还没有完全摆脱物质力量,所 以还没有达到自由。

……………………………………………………………………………………………………………………………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
5 8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

   象征型艺术的目标是精神从它本身得到对它适合的表现 形象,要表现得很明白而不是谜语;这个目标只有通过一个 条件才可以达到,那就是意义首先要和整个现象世界划分开 来,单独地呈现于意识。古代波斯人缺乏艺术性,正由于直 接从自然事物中看到意义与具体现象的统一。这二者既已划 分而又要直接地在自然事物上面再接合,这种矛盾就造成了 印度人的幻想的象征方式;而在埃及,内在精神也还没有从 现象界摆脱出来而获得自由,成为可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自 在自为地具有意义,这就产生了他们的象征方式的谜语性和 暧昧性。
   自在自为的东西 (绝对精神)初次澈底地从感性现实事 物,即经验界的个别外在事物中净化出来,而且和这种现实 事物明白地划分开来,这种情况就要到·崇·高里去找。崇高把 绝对提升到一切直接存在的事物之上,因而带来精神的初步 的抽象的解放,这种解放至少是精神性的东西的基础。因为 这样崇高化的意义虽然还没有作为具体的精神性来理解,却 已被看作独立自在的内在的东西,按其本性,就不能在有限 现象中找到真正能表达它的形象。
康德曾经用一种很有趣的方式把崇高和美区别开来。他

……………………………………………………………………………………………………………………………
6 8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在《判断力批判》第一部分从第20节以下对这问题的讨论还 有它的价值,尽管他的话很冗长,而且把一切定性都归原到 主体方面,归原到情感,想象力和理性之类心理功能,但就 它的一般原则而论,他对这种归原的看法在·这·一点上应该被 承认为正确的:那就是——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崇高并不 在自然事物上面,而只在我们的心情里,因为我们意识到自 己比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都较优越,〔才有崇高感〕。康德的 下面的一段话就是这个意思:“真正的崇高不能容纳在任何感 性形式里,它所涉及的是无法找到恰合的形象来表现的那种 理性观念;但是正由这种不恰合 (这是感性对象所能表现出 的),才把心里的崇高激发起来” ① 。崇高一般是一种表达无限 的企图,而在现象领域里又找不到一个恰好能表达无限的对 象。无限,正因为它是从客观事物的复合整体中作为无形可 见的意义而抽绎出来的,并且变成内在的,按照它的无限性, 就是不可表达的,超越出通过有限事物的表达形式的。
   意义在崇高里所获得的新的内容就是它和现象界整体相 对立,成为本身具有实体性的·太·一,这个太一本身就是纯思 想,也就只为纯思想而存在 ② 。因此,这个实体已不再能在一 种外在事物上找到它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象征的 性质就消失了。但是如果要把这本身整一的东西变成可观照

康德:《判断力批判》第23节。
① ② 太一即绝对,绝对是纯思想的对象,所以只有纯思想才能认识绝对,感
官就不能从感性事物上认识到绝对,这也就是说,绝对不能用感性事物 来表现。

……………………………………………………………………………………………………………………………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
7 8
的,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它既作为实体又作为创造一 切事物的力量来理解,藉这些事物它才可以得到显现,因而 也就和这些事物有一种肯定的 (积极的)关系。但是它的定 性却是这样:虽然表达出来了,这实体却仍超越出个别现象 乃至个别现象的总和之上,因此可能的结果就只是把原来肯 定的关系又转化为否定的 (消极的)关系,这就是说,把实 体从一切不适合于表现它而在它里面要消失的个别特殊现象 中净化出来。
   因此,用来表现的形象就被所表现的内容消灭掉了,内 容的表现同时也就是对表现的否定,这就是·崇·高的特征。所 以我们不赞同康德把崇高看作来源于情感和理性观念之类主 观 因素,而是认为它来源于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即绝对实 体。 ①
根据上述实体与现象世界之间的两重关系,可以把崇高

① 崇高(Erhabenbeit,即Sublime)是从公元三世纪左右希腊修词学家朗吉
努斯的《论崇高》一书来的。此书淹没很久,到了十八世纪才为浪漫主 义初期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所推崇。康德就把美和崇高对立起来,认为 美在对象的形式,崇高在对象的无形式;美感始终是一种快感,崇高感 则开始是一种畏惧或消极的痛感,接着就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快感或精神 的提高或振奋,所以崇高的来源不在客观对象而在主体的道德情操和理 性观念。黑格尔赞同康德的崇高感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对立因素这一看 法,但批判了康德的崇高与客观事物的内容意义无关这一看法。他认为 崇高的来源在于要表现的内容就是绝对实体,而用来表现的有限事物的 形象对这种内容极不适合。“内容的表现同时也就是对表现的一种否定, 这就是崇高的特征”。康德和黑格尔在崇高问题上的分歧是主观唯心主 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分歧,亦即主观思想情感与绝对理念的分歧。

……………………………………………………………………………………………………………………………
8 8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艺术·划·分为两方面。
   肯定的和否定的这两重关系的共同点在于实体尽管一般 要联系到现象界事物才可以表达,它却超越于用来表达自己 的个别现象之上,因为作为实体和本质,它本身是无形的,不 是具体观照 (或感性认识)所能掌握的。
   我们可以把·泛·神·主·义的艺术看作对崇高的·第·一·种·肯·定·的 掌握方式。这种艺术首先出现在印度,随后出现在波斯伊斯 兰教诗人们的自由神秘的作品里,最后又出现在基督教的西 方,思想和情感就比前二者较深刻了。
   就一般定性来说,实体在泛神主义阶段是被看作内在于 它所创造的一切偶然事物之中的,所以偶然事物还没有降低 到只是颂扬绝对的一种装饰品的隶属地位,而是凭它们所固 有的实体来保持自肯定的地位,尽管每一特殊事物的唯一使 命只是表现和颂扬它所自出的神和太一。因此,诗人在一切 事物里只观照和惊赞这个太一,把自己和一切事物都沉没在 这种观照里。但是毕竟还能和实体保持肯定的关系,因为把 一切都联系到实体上。
   我们在希伯来诗里所遇见的对唯一尊神的·第·二·种·否·定·的 歌颂才是真正的崇高。它否定了绝对内在于被创造的现象界 事物这种肯定的关系,把·唯·一实体看作造物主,和全体被创 造物相对立,全体被创造物比起造物主来,是本身无力的终 归消逝的东西。如果要用自然事物和人类生命的有限性来表 现唯一尊神的威力和智慧,就不能用印度把事物歪曲成为没 有准则的奇形怪状的办法,而是要使一切世间事物,不管多

……………………………………………………………………………………………………………………………
第二章 崇高的象征方式
9 8
么强大光荣,都显得只是些隶属的偶然事物,比起神的本质 和坚定性来,只是一种消逝中的幻相,这样才能把神的崇高 表现为较可观照的。

A.艺术中的泛神主义
   泛神主义这个词在今天不免引起很大误解,因为从一方 面看来,“全体”(一切) ② 这个词按照我们近代的意义,指一 切事物和每个事物,就它们的完全经验性的个别性相来看,例 如这个盒子,连同它的一切属性如颜色,体积,形状,重量 之类来看,或是那座房屋,那本书,那只动物,那张桌子,那 张椅子,那个炉子,那一片云等等。现代有许多神学家们指 责哲学说,哲学把一切事物都变成神,这里所说的“一切”就 是用上文所说的意义,这里所强加于哲学的事实以及根据这 事实所提出的罪状都是荒谬绝伦的。对于泛神主义的这样一 种看法只能存在于疯人的头脑里,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宗教 里,就连易洛魁部落和爱斯基摩部落的人也没有这种看法,更 不消说在哲学里。所以“泛神主义”一词中的“全体”(一切, “泛”)并不是指这个或那个个别事物,而是指“大全”,即唯


泛神主义 (Pantheismus),神无处不在,每一事物中都有神,与基督教 创造和主宰世界而又超越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神相对立。
② “全体”(alles)指泛神主义 (Pantheismus)一词的词冠Pan,相当于汉
语的“泛”。太一,大全,绝对,实体,神,理念这些不同的名词所指的 其实是同一件东西。


……………………………………………………………………………………………………………………………
0 9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一实体,这实体固然内在于个别事物,却不是从个别事物和 它们的经验性的实在中提炼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