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美学 >

第165章

美学-第165章

小说: 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获得一种外表方面的整一性。
   在这种大体上比较抽象的对称的安排之中还可以在特殊 部分和个别细节方面显出姿势,表情和运动的高度的生动性 和个性。画家由于尽量利用画艺所能利用的手段,可以画出 几个平面或层次,使主要人物比其余人物显得较突出,此外 他还可以利用光线和颜色来达到这个效果。他怎样从这个观 点去安排群像,是不难理解的,他不把主要人物摆在两旁,也 不把次要的东西摆在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同理,他把最明 亮的光线投到形成主题的人物上去而不把他们放在阴影里, 他也不用最鲜明的颜色和最明亮的光线去画次要的人物。
   在采用不太对称因而比较生动的组合方式时,艺术家须 特别注意不要把人物摆得太挤,以免造成有时在绘画里看到 的那种混乱,使观众要费力才认清肢体,断定哪双腿属于哪 个头,辨出哪些是手是脚而不是衣服和武器之类。在较大幅 的构图里,最好的办法是把整体划分为若干容易认出的部分, 而同时又不使它们显得零散;特别是在按性质本来就已分散

① 拉斐尔的名画,上文已提到。

……………………………………………………………………………………………………………………………
2 1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的场面和情境里 (例如在荒野里拾天粮 ① ,周年集市之类题 材),尤其要注意这点。
在这里我只能提供这些关于形式的梗概。 3)我们既已首先讨论了绘画构思的一般方式,其次又就 情境的选择,画旨的搜寻以及群像的组合讨论了安排或布局, 我现在还须略加说明的第三点就是·性·格·特·征的描绘方式了, 这就是绘画之所以区别于雕刻和造型艺术理想的地方。
   3a)前文已经说过,在绘画里主体的内在和外在的特殊性 须得到自由的表现,因此这种特殊性无须是纳入理想本身的 那种个性的美,而是唯一能显出近代意义的·性·格·特·征的特殊 具体细节。人们一般把这种意义的性格特征看作近代艺术区 别于古代艺术的标志,就我们在这里对这一词所了解的意义 来说,这种看法当然有它的正确性。如果用近代的尺度来衡 量,宙斯,阿波罗,第安娜之类神,严格的说,并不是人物 性格,尽管我们对这些永恒的,崇高的,造形艺术的,理想 的个性仍不禁惊赞。但是荷马所写的阿迦琉斯,埃斯库洛斯 所写的阿迦麦农和克利特姆涅斯屈娜以及梭福克勒斯通过言 行去展示其内心生活的俄狄普,安蒂贡和伊斯闵,都已显出 较明确的个性特征,足以见出这些人物的本质,所以如果把 这些叫做人物性格,我们就当然可以在古代作品中找到人物 性格的描绘。不过在阿伽麦农,阿雅斯,俄狄普等人身上,个 性特征毕竟仍是一般性的,仍是一位君主的性格,愚勇或奸 诈的性格,还只有抽象的定性,个别的和一般的仍紧密地结

① 见 《旧约·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
第一章 绘  画
3 1 3

合在一起,使性格沉浸在理想的个性里。绘画却不然,它不 把个性特征限制在理想性里,要把偶然的个别具体细节的全 部丰富多彩性展示出来,所以我们眼前所见到他不再是上述 神和人的造型的理想,而是按照特殊事物的偶然性揭示出来 的·特·殊·具·体·的·人·物。因此,人物形象的肉体方面的完整,精 神方面与它的健康自由的实际生活的彻底适应,一句话,凡 是我们在雕刻中称之为理想美的东西,在绘画里既不应按同 等的尺度去要求,一般也不应形成主要的因素,因为现在成 为中心的是灵魂的内在生活以及它的生动的主体性。那种自 然领域并不那样深刻地侵入这种较理想的境界,心地的虔诚 和性情的宗教倾向可以处在一个丑陋的肉体里 (如果单就外 形去孤立地看),正如道德方面的意志和活动可以处在苏格拉 底的林神似的面相里 ① 。在表现精神美之中,艺术家当然要避 免绝对丑的外在形状,或是会通过灵魂的无坚不破的力量去 克服和转化绝对丑的外在形状,但是他毕竟不能完全取消丑。 因为象上文所已描绘的那种绘画内容就包括正是要借人的形 体和面相的奇形变态才能真正表现出来的一方面。这就是坏 人和恶人的阶层,在宗教画里出现的主要是在基督临刑时参 加凌辱活动的士兵,打到地狱中去的罪人以及恶魔之类。特 别长于画恶魔的是米琪尔·安杰罗,他所画的恶魔在奇形怪 状上越过了人形的标准,同时却仍然有些象人。
但是绘画所展示的个别人物尽管本身须见出特殊人物性 格的整体,这也并非说他们身上就不能现出一种和在雕刻或

① 林神奇丑:苏格拉底也奇丑。

……………………………………………………………………………………………………………………………
4 1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造型艺术中的理想相类似的东西。在宗教画里最重要的主题 当然是纯洁的爱,特别是在圣母身上的,她的全部生命就在 于这种纯洁的爱,此外伴随基督的那些妇女们 ① 以及使徒中 的圣约翰 (爱的使徒)也是如此。这种纯爱的表情也可以和 形状的感性美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拉斐尔的作品里就是如此。 但是这种形状的感性美并不能单靠它本身而有价值,必须由 表情后面的最恳挚的灵魂从精神方面来给它灌注生气,使它 获得光荣化,而且这种精神方面的恳挚必须显得是真正的题 旨和内容。此外,美在婴儿基督和约翰授洗者的故事里也有 发挥作用的场所。至于在其他人物如使徒,圣徒,门徒和古 代哲人之类身上,这种提高的亲切情感的表现仿佛只是某些 暂时情境中的事,在这些暂时情境之外,他们就显得是现实 世界中的一些各自独立的人物,具有勇敢,信仰,行动的力 量和坚忍精神,所以不管他们的性格多么互相差异,却显出 一种基本特征,即严肃的高尚的人性。他们所代表的不是神 的理想而是完全个别的人的理想,不只是些应该如此的人,而 是些实际本来如此的人的理想,既不缺乏性格方面的特殊性, 也不缺乏这种特殊和一般的联系,这一般就充实了个体。米 琪尔·安杰罗,拉斐尔和里阿那多·达·芬奇 (在他的著名 的《最后的晚餐》里)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就属于这一类,在 其他画家的人物身上不易见到这种尊严,雄伟和高尚。正是 在这一点上绘画和古代艺术走到一起,同时却不放弃绘画领

① 指基督临刑时跟着到刑场的一些妇女,其中最著名的是抹大拉的玛利, 参看 《新约》《马太福音》第廿七和廿八章。

……………………………………………………………………………………………………………………………
第一章 绘  画
5 1 3

域本身的特性。
   3b)在造形艺术之中,绘画最能让特殊具体的人物形象 享有单独发挥作用的权利,所以特别在绘画里可以见出到真 实人物造像的过渡。所以人们如果斥责·造·像·一·类·绘·画不符合 艺术的崇高目的,就会大错特错。谁愿意失去大画师们的许 多卓越的人物造像呢?姑且不谈这类作品的艺术价值,谁不 想对著名的人物,除掉对他们的精神和事业有些概念之外,还 可以看到体现这些概念的形象生动具体地摆在眼前呢?因为 最伟大,地位最高的人物总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个个体,而他 的这种个体,他的精神的最实在的生动具体的面貌,正是我 们想要亲眼看到的。姑且不谈这种落在艺术范围之外的目的, 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绘画的向前进展,从它的初步的不完 善的尝试开始,就是向·真·实·人·物·造·像进行准备工作。起初是 宗教的虔诚心情造成了·内·心·方·面·的生动活泼,然后较高的艺 术用表情的真实和描绘特殊实际事物的真实,使这种虔诚心 情成为有生气的东西,外在表现逐渐达到深化,它所要表达 的内心方面的生气也就跟着深化。
   但是要使真实人物造像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作品,就应 该使它显出精神个性的统一,使精神的性格成为主导的和突 出的方面。面貌的每一部分都特别有助于达到这样的效果,而 画家描绘面貌的敏感要把个别人物的特性表现出来,就得把 能用最清楚,含蓄最深广的生动的方式把这种精神特性表达 出来的那些特征和部分掌握住,并且把它们突出地表现出来。 就这一点来看,一幅真实人物造像尽管忠实于自然,下过很 精细的工夫,却可以毫无生气,而出于名家之手的寥寥数笔

……………………………………………………………………………………………………………………………
6 1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的素描却远较生动和真实,因为这寥寥数笔抓住了真正有意 义的起标志作用的特征,形成了人物性格的简单而却基本的 全部形象,这就使得那种工夫细,忠实于自然而却毫无生气 的作品在相形之下黯然无光。最好的办法是在这种素描与忠 实于自然的摹仿之间走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间道路。惕香 ① 的 画像杰作就属于这一种。这些画像使我们感到个性鲜明,认 识到面对真实人物时所不能认识到的那种精神方面的生动活 泼气象。这颇类似具有真正艺术才能的历史家对伟大事迹的 描述所产生的那种效果:他所绘出的图景比我们亲眼看到这 些事迹时的印象还远较崇高和真实。现实生活都担负着单纯 现象,次要事物和偶然事件的重载,这就使得我们往往辨不 清树木和森林,让最重大的东西在我们眼前溜过去,仿佛只 是些日常发生的平凡事件。只有内在的意义和精神才能使一 件事迹成其为伟大事迹,一篇真正的历史描述就能显出这种 内在的意义和精神,因为它抛开纯然外在的 (不相干的)东 西,只把那些足以生动地阐明内在精神的东西突出地揭示出 来。画家也是如此,他必须通过他的艺术把人物形象的精神 意义和性格揭示给我们。如果他完全做到这一点,人们就可 以说,这样一幅画像比起所画的真实人物本身仿佛还要抓住 要害,还更逼真。阿尔伯列希特·杜勒就画过一些这类的画 像:他用很少的媒介,很简单地,明确地,雄伟地把面貌特 征突出表现出来,使我们相信自己在亲眼看到一个人的精神 生活;对这种画像看得愈久,体会就愈深刻,就会见到愈深

① 惕香 (Tizian,1476—1576),意大利名画家,长于画像。

……………………………………………………………………………………………………………………………
第一章 绘  画
7 1 3

广的意蕴。它就象一幅锐利的意味隽永的素描,把显出性格 特征的东西完全表现出,至于其余部分所用的色和形的渲染 只是为着衬托出特征,使它们有更大程度的可理解性和鲜明 性以及达到艺术加工方面的圆满,无须跟着自然去计较贫乏 生活中的细节。举例来说,自然本身在自然风景中对每一枝 一叶,每一株草之类的形状和颜色都一一画出,自然风景画 却不应追随自然这样巨细无遗,它突出某些细节,只是因为 它们契合整体所表现的那种调质,即使在这里,它如果要坚 持只用足以显出个性特征的东西,也不应按照自然,依样画 葫芦地把这些细节全部画出。—— 在人类面孔上自然所作的 素描是坚硬部分的骨骼,骨骼上面粘附着一些较柔软的皮肉, 展现为多种多样的偶然细节;但是对于·人·物·造·像来说,这些 坚硬的部分尽管也重要,性格的标志却在于其它稳定的特征, 即由·精·神·灌·注·生·气·的·面·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真实 人物造像不但可以谄谀,而且必须谄谀 ① ,因为它抛开自然中 纯属偶然的东西,只采用有助于显出个性特征的东西,即人 物生活中最特别最内在的东西。目前人物造像的风尚是不管 什么人的面孔,都画上一个笑容,以便显得和蔼可亲,这种 办法很危险,因为很难掌握适当的界限。这种笑容当然很悦 人,但是社交中单纯的礼貌的和蔼不能形成任何人物性格的 主要特征,在许多画家手里,它很容易成为最无聊的令人感 到腻味的甜蜜。
3c)尽管绘画在一切作品里都可以采用人物造像的处理

① 即美化所画的人物。

……………………………………………………………………………………………………………………………
8 1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方式,它却必须使个别的面孔特征,形状,姿势,人物组合 以及各种着色的方式永远符合既定的情境。绘画把一些人物 和自然事物摆在这种情境里,目的在于要表现出某一内容,因 为要表现的正是处在这种情境中的这种内容。
   在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