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美学 >

第124章

美学-第124章

小说: 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或想象 的对象。所以就内容来说,诗是最丰富,最无拘碍的一种艺 术。不过诗在精神方面虽占了便宜,在感性方面却蒙受了损 失。这就是说,诗不象造型艺术那样诉诸感性观照,也不象

① 指声音。

……………………………………………………………………………………………………………………………
0 2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音乐那样诉诸观念性的情感 ① ,而是要把在内心里形成的精 神意义表现出来,还是诉诸精神的观念和观照本身 ② 。所以诗 用作表现手段的材料只保持一种手段或·媒·介 (尽管是经过艺 术处理的)的价值,用来把精神表现给精神去领会,而不再 有一种感性事物的价值,象一般精神内容体现于相应的实际 存在时所用的感性事物那样 ③ 。在上文所已讨论到的各种艺 术媒介之中,只有·声·音才可以看作比较最适宜于表现精神的 一种感性材料。但是声音在诗里却不象在音乐里那样仍保持 一种独立的价值或效力,那样单凭声音的组织安排就可以完 全达到音乐艺术的基本目的,而是含有精神世界的观念和观 照的明确内容,仿佛就是这种内容意义的纯然外在的符号。就 诗的·表·现·方·式来说,诗显得是整体艺术(或艺术总汇),所以 在诗的领域里,其它各门艺术的表现方式也用得上,只有在 较少的程度上绘画和音乐里才有类似的情况。
   ·从·一·方·面·看,诗在·史·诗体里用·客·观·事·物的形式去表现它 的内容,这种客观事物虽不象在造型艺术里达到了毕肖外在 的实际存在,却仍然是由想象采用客观事物的形式来掌握的,

指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情感,例如音乐可以使人喜怒,这却不是实际生 活中具体场合的喜怒。 诗表现精神性的东西要用精神的东西去表现,也要凭精神或心灵的活动 去接受,不是用感性事物为材料,也不是针对着感性的视觉和听觉。总之,在诗 里内容,媒介,表现方式和领会方式都是精神性的或观念性的。
    ③ 诗用语音为媒介,语音只是意义的符号,语音在诗里就只有作为符号的 价值,不象颜色在绘画里还是作为可以肉眼看见的一种物质的东西 (即感性事 物)而发生效力。总之,诗的媒介 (即语音)是观念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
序  论
1 2
而且对于想象也是一种以客观方式表现出来的世界。这种表 现方式就形成了真正的语言,它从内容本身及其语言的表现 里得到满足。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诗也是一种·主·体·的语言,把内在的 东西作为·内·在·的表现出来,这就是·抒·情·诗。抒情诗求助于音 乐,以便更深入到情感和心灵里。
   ·第·三,诗也用语言来表现一个本身完整的·动·作 (情节), 这个动作既要用客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又要显示出这种客观 现实的内在方面,所以可以和音乐,姿势,摹拟和舞蹈相结 合。这就是·戏·剧艺术。在戏剧艺术里,整个的人以再造的方 式去表演由人创造的艺术作品。
   以上五门艺术形成了本身明确而又划分得很清楚的实际 艺术体系。此外当然还有些不完备的艺术,例如园艺和舞蹈 之类。我们对这些艺术只有在适当的机会顺便提到。因为哲 学的研究只应限于由·概·念本身决定的差异,把真正符合这类 差异的形态结构掌握住和加以阐明。自然或现实当然不能用 这些固定的界限来限制住,它有很大的越界的自由。我们经 常听到人称赞天才作品时说它们一定要越出这些界限。但是 正象在自然界里,混种,两栖类以及变种并不表示自然的优 越和自由,而只表示自然无力坚持由事物本身决定的本质性 的差异,让这些差异在外在的条件和影响之下受到歪曲,在 艺术里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中间种或混种,尽管它们之中也有 些悦人的、美妙的和有益的东西,它们总还不够完善。
在这些导言性的讨论之后,我们现在如果转到对各门艺 术本身的专门研究,马上就会碰到来自另一方面的困难。因

……………………………………………………………………………………………………………………………
2 2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为我们前此一直在讨论的是艺术的本质,理想以及从艺术概 念本身发展出来的一些普遍的类型,现在却须转到艺术的具 体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经验性的东西。这方面的情况象在自 然界里一样,其中一般的大轮廓固然可以按必然律来掌握,但 是实际感性事物就有丰富多采,变化无穷的零星个别的结构 和种类—— 无论就它们提供我们考虑的那些方面来看,还是 就它们实际存在的形状来看—— 因此对它们往往可能持无数 不同的看法,有时在运用根据简单差异的分类标准于个别具 体事例时,哲学概念仿佛就行不通,掌握事物的思考面对着 这种繁复情况也仿佛喘不过气来。但是我们如果只满足于单 纯的描述和不着边际的感想,这也就不符合我们的进行科学 系统研究的目的。此外还有另一个困难。在今天,每一门艺 术都要求一门独立的科学,随着对艺术知识的爱好不断增长, 各门艺术科学的范围也就愈来愈丰富,愈广阔。业余艺术爱 好在今无成为时髦,一半要归功于哲学,前此人们常说,真 正的宗教以及真理和绝对要在艺术里去找,艺术高于哲学,因 为艺术不是抽象的而是寓理念于现实存在里,而且使它可以 通过直接观照和具体情感来接受。另一方面今天流行的见解 是把艺术的重要任务看成在于掌握细节的汪洋大海,为此每 个人都要发见一些新的东西才能满足要求。这种艺术鉴赏家 的知识积累是一种学术上的无聊勾当,并无须费什么大力。看 一些艺术作品,发表一些临时发生的感想,再加上熟习旁人 对于这些作品的一些观点,这样就变成艺术鉴赏家和内行,倒 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每个人都想找到某种独特的东西,都想 有所新创,结果这种知识和感想积累得愈丰富,每一门艺术

……………………………………………………………………………………………………………………………
序  论
3 2
乃至其中每一个别小部门也就愈需要有它自己的很详尽的专 门研究。此外还有历史方面也不能遗漏,历史插手进来又对 艺术作品进行一番研究和评价,事情就弄得愈来愈广博了。此 外,一个人要看得很多,而且要看而又看,才有资格就某一 艺术部门的细节发表意见。就我自己来说,我看到的东西也 不少,但是如果要把题材讨论得很详尽,我看到的就还不够。
   面对着这一切困难,我想作一个简单的声明:我的目的 完全不在传授艺术知识或是显示渊傅的历史学问,而只在从 哲学观点去认识艺术这个主题的一些本质性的带有普遍意义 的观点,联系到美的理念以及它如何体现在具体的艺术作品 里。抱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用操心去管上述那些繁复的 艺术形态,因为不管它们多么繁复,艺术这主题的符合概念 的本质毕竟是主导的东西;在体现于具体作品之中这种起主 导作用的本质尽管为许多偶然因素所掩盖起,毕竟还存在着 某些关键点,在这些点上它却显得很清楚。哲学要完成的任 务就在掌握住这些本质的方面,对它们加以哲学的阐明 ① 。

     ① 以上说明艺术体系中主要部门如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语言艺术 (诗)在内容发展上情况都极复杂,艺术哲学或美学不能迷失在细节的汪洋大海 里,须抓住美这个基本概念,研究它如何体现于不同部门的具体作品。

……………………………………………………………………………………………………………………………
第 一 部 分 建  筑

……………………………………………………………………………………………………………………………
5 2

序  论

   在用明确具体的形式使内容意义体现为实际存在 (作 品)之中,艺术就变成一种·专·门·的艺术,我们从此可以谈到 一门实在的艺术及其·实·际·的起源。但是既有个别的专门艺术, 按照概念就应有各种专门艺术的·整·体,因为每一专门艺术都 应把美和艺术的理念体现于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在这里在各 门艺术的体系之中首先挑出建筑来讨论,这就不仅因为建筑 按照它的概念 (本质)就理应首先讨论,而且也因为就·存·在 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不过如果要 追问按照概念和实际存在两方面来看,美的艺术究竟是如何 起源的,我们在回答中既应抛弃经验性的历史资料,也应抛 弃人们往往很轻易地提出的一些外在的(不相干的)感想,揣 测和天真自然的想法。
   人们通常有一种倾向,想看到一件事物在起源时的情况, 因为事物在起源时显得最单纯。在这里人们暗地里有一个蒙 杯的想法,以为这种单纯的形状就可以显示出该事物的概念 (本质)和最初的起源,从这起源发展下去,就达到我们要真 正研究的那个阶段,于是人们又认为根据一种琐屑的范畴就 很容易地了解这样的发展过程如何·一·步·一·步地把艺术推到上 述要研究的那个阶段。但是这种简单的起源单就它本身来看, 在内容意义上却是很不重要的,因而对于哲学思考显得是完

……………………………………………………………………………………………………………………………
6 2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全偶然的,尽管正是因为偶然,这种简单的起源却是常识所 认为较易理解的。例如关于绘画的起源流传着一个故事,说 从前有一个姑娘趁她的爱人睡着的时候,把他的影子的轮廓 画下来,这样就产生了绘画。关于建筑的起源也有种种说法, 有时说是起源于岩洞,有时说是起源于树巢,如此等等。这 类的起源本身就明白易懂,仿佛就用不着进一步的说明。特 别是希腊人不仅就美的艺术的起源,而且还就伦理制度以及 其它生活情况的起源,创造了许多美妙的故事,来满足要在
·想·象中认识最初起源的需要。这类起源的故事并没有历史的 根据,其目的也不在根据·概·念来理解起源的方式,而是在想 用历史的方式来说明艺术是怎样起源的。
划  分

   我们现在须根据艺术的概念来把艺术的起源界定清楚, 从而见出艺术的最初的任务在于就本身是客观的东西,即根 据自然的基础,或精神的外在环境,来构成形状,从而把一 种意义和形式纳入本来没有内在精神的东西里。这种意义和 形式对这种东西是外在的,因为它们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所 固有的形式和意义。接受这个任务的艺术,我们已经说过,就 是建筑,建筑的最初形成要比雕刻、绘画和音乐都较早。
   如果要找建筑的最初起源,我们可以把人所居住的茅棚 以及容纳神及其信徒团体的庙宇看作最近于最初起源的建 筑。为着要更清楚地界定这种起源,人们往往从建筑所用的

……………………………………………………………………………………………………………………………
序  论
7 2


·材·料的差异上着眼,就建筑是从用木料开始的(维屈鲁浮斯 有此主张,希尔特也有类似的看法)还是从用石头开始的问 题争辩不休。这两种看法的对立当然也很重要,因为它乍看 起来象只涉及外在的材料,其实外在材料是与建筑结构的基 本形式以及所用的装饰都有密切联系的。不过我们可以把材 料的差异看作毕竟是次要的,更多地涉及经验性的和偶然的 方面,暂且放开不谈,来谈更重要的一点。
   住房庙宇和其它建筑物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它 们都是一种单纯的·手·段,须假定有一个外在的目的。住房和 神庙须假定有住户,人和神像之类,原先建造起来,就是为 他们居住的。所以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 艺术无关的需要,美的艺术不是为满足这种需要的,所以单 为满足这种需要,还不必产生艺术作品。人也爱踊跃歌唱,也 需要语言作为传达工具,但是说话,踊跃,叫喊和歌唱还不 是诗,舞蹈和音乐。但是等到日常生活,宗教仪式或政治生 活方面的某种具体需要的建筑目的已获得满足了,还出现另 一种动机,要求艺术形象和美时,这种建筑就要显出一种分 化,一方面人这主体或神像,形成了根本的·目·的,另一方面 为着人和神像,建筑提供环绕遮盖之类·手·段。从这种分化的 情况中我们还找不到艺术的起源,因为按照它的概念,起源 应是·直·接·的,单纯的,不能有分化情况中的这种相对性和重 要的关联,所以我们须找到由分化而显出差异面之前的那一

① 维屈鲁浮斯(Vitr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