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美学 >

第122章

美学-第122章

小说: 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心思,

① 这就是王安石的诗句所说的 “成如容易却艰辛”。

……………………………………………………………………………………………………………………………
6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下过许多工夫,不过衣褶总是板滞的,彼此不相配合而且也 不合身,例如早期的圣母像和其它神像就带有这些毛病,它 们有时安排得过分整齐以至于单调,有时却棱角毕露,线条 没有一定的方向,纵横乱窜。最早的诗也是零碎的,上下文 不衔接的,单调的,往往只有一种思想或情感以抽象方式起 着统治作用,否则就是象脱缰之马,粗暴激烈,毫无节制,细 节很混乱,整体也缺乏谨严的内在有机联系。

a)严峻的风格

   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要研究的风格是来在这种准备阶段之 后,和真正美的艺术一起开始的。在开始时风格固然还很粗 犷,但是较美的作品却已使粗犷缓和到·严·峻。这种严峻的风 格是美的较高度的抽象化,它只依靠重大的题旨,大刀阔斧 地把它表现出来,还鄙视隽妙和秀美,只让主题占统治地位, 特别不肯在次要的细节上下工夫。在表现题旨中严峻的风格 还坚持摹仿现成的东西,正如在内容上,无论就构思还是就 表现来说,它都取材于现成的人所崇敬的宗教传统,在外在 形式上它所信任的是·事·物本身而不是它自己的创造发明。因 为它满足于事物本身的巨大效果,所以在表现上也只追随客 观存在的东西。一切偶然性的东西都被严峻的风格远远地抛 开,所以也见不出主体的自由和任意性的痕迹;母题都很简 单,所表现的目的或旨趣不多,所以在形体结构,筋肉和运 动方面也没有多少细节上的变化。

……………………………………………………………………………………………………………………………
序  论


b)理想的风格

   ·其·次,理想的纯美的风格介乎对事物只作扼要的表现和 尽量显出愉快的因素这两种风格之间。我们可以把这种理想 的风格称之为寓最高度的生动性于优美静穆的雄伟之中的风 格,就象它在斐底阿斯和荷马的作品中所令人惊赞的那样。这 种生动性在每一点都可以见出,无论是在形状上,曲折上,运 动上和组成部分上,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和富于表情的,一切 都是活泼的和发挥效力的。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看这种艺术作 品,都可以看出自由生命本身的脉搏跳动;这种生动性基本 上只显出一个整体,它只是一种内容,一种个性和一种情节 (动作)的表现。
   从这种真正的生动性里,我们还可以感觉到一股秀美的 气息周流于全部作品里。这种秀美是一种转身面向观众和听 众的姿态,这是严峻的风格所不屑采取的。但是司美女神 ① 尽 管向旁人显出一种感恩和取悦的神情,她处在理想的风格中 却从来丝毫没有要取悦于人的意图。我们对此可以作一种玄 学的解释。主旨是集中化的具有实体性的东西,本身是独立 自足的。它既通过艺术表现于形象了,从而就仿佛努力为旁 人而存在那里,就由它本身的单纯性和坚实性转向特殊个别 化,—— 这种达到为旁人而存在的发展过程就可以说是借主 旨取悦于人的一种表现,因为它本身仿佛并不需要这种具体

① 希腊神话中司美女神(Charis,亦称Gratia)是三姊妹,与九女诗神为好 女,在奥林普斯山住在一起。

……………………………………………………………………………………………………………………………
8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的客观存在,而它之所以完全流露于客观存在,那就是为我 们。但是这种秀美在现阶段如果要发生效力,具有实体性的 东西就得镇静自持地站在那里,不受它们所显现的秀美的干 扰,这种秀美只是作为一种外溢的或过剩的东西在那里放蕊 吐艳。正是这种内心的自信对它的客观存在的漠不关心,这 种本身独立自足的静穆,才造成秀美的那种逍遥自在的神情, 不把它的这种秀美的显现当作一回事。也正是在这里才可以 见出美的风格的高华。美的自由的艺术在外在形式方面是漫 不经心的,不让它显出任何思索,目的和意图,而在每一点 表现和曲折上只显出整体的理念和灵魂。只有凭这一点,美 的风格理想才保持得住,既不干枯又不严峻,现出美的爽朗 和悦。没有哪一点表现或哪一个部分显得勉强,每一部分都 象是独立的,对它自己的存在感到喜悦,但是同时又甘心服 从整体,做整体中的一个因素。只有这一点才使秀美在深刻 和明确的个性和品格的描绘之中显出气韵生动;只有主旨在 起统治的作用,但是细节的描绘既鲜明而又丰富多采,使整 个形象明确生动,如在目前,仿佛使观众摆脱了单纯的主旨, 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体现主旨的全部具体生活。

c)愉快的风格

   但是理想的风格如果从秀美朝外在现象方面再前进一 步,它就会转变为·愉·快·的或取悦于人的风格。这里所显出的 意图就不同于要求把主旨表现得生动。愉快和产生对外的效 果变成了一种独立的目的和旨趣,例如梵谛冈宫好景亭所藏 的著名的阿波罗雕像虽然还不属于愉快的风格,至少却已标

……………………………………………………………………………………………………………………………
序  论


志着由崇高理想到悦人效果的转变。在这种愉快的风格中,唯 一的主旨本身既然不再是全部外在形象所要反映的中心,于 是本来虽由主旨本身生出的,而且只因为主旨才成为必要的 那些个别特殊细节也就逐渐变成独立的了。人们感觉到这些 细节是作为装饰,穿插和陪衬而放进作品中去的。正因为它 们对于主旨是些偶然的东西,只有凭它们对观众或读者的关 系才获得它们的基本意义,它们实际上是在投合欣赏者的主 观趣味,例如维吉尔和贺拉斯就用精雕细刻的风格取悦于人, 人们看得出他的多方面的意图以及他对产生愉快效果所作的 努力。在建筑,雕刻和绘画里,这种愉快的风格使得简单而 雄伟的体积消失了,到处出现的是些单独的小型造像,装饰, 珍宝,腮帮上的小酒窝,珍贵的首饰,微笑,服装的形形色 色的褶纹,动人的颜色和形状,奇特的难能可贵的然而并不 显得勉强的姿势,如此等等。例如所谓高惕式或德意志式的 建筑在追求愉快效果时,我们就看到无穷的精雕细刻的可爱 的小玩艺,使得建筑整体仿佛是由一层又一层的无数小柱,再 加上一些塔楼和小尖顶之类装饰所堆砌成的,这些组成部分 单凭它们本身就使人愉快,却也不至于破坏全体大轮廓和庞 大体积所产生的总的印象。
   但是整个现阶段的艺术既然尽全力凭对外在方面的描绘 来追求外在效果,我们可以谈一谈这种·效·果的另外一种普遍 情况,那就是利用不愉快的,勉强的和庞大的东西 (例如伟 大天才米琪尔·安杰罗在这方面往往用得过度)以及尖锐的 对比之类,作为产生印象的手段。追求效果一般是侧重面向 观众的企图,这就导致作品 (形象)不再是独立自足,静穆

……………………………………………………………………………………………………………………………
0 1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而爽朗的,而是转身向外,仿佛和群众打招呼,迎接他们,凭 表现方式来求和观众建立联系。这两方面,静穆自持和面向 观众,当然是艺术作品都应该有的,但是两方面应该达到最 协调的平衡。具有严峻风格的艺术作品如果只顾闭关自守,不 愿向观众说话,结果就会是枯燥。反之,如果过分面向观众, 结果固然使人愉快,但也会丧失纯真,也就不单是凭纯真的 内容和构思方式和表现方式本身来使人愉快。这种投合观众 的倾向会使所显现的形象中夹杂一些偶然性的东西,也会使 作品本身成为一种偶然性的东西,我们从它里面看到的不再 是内容主旨和它本身决定的必然的形式,而是·诗·人或·艺·术·家 以及他的主观意图,他的矫揉造作以及他的创作技巧的本领。 因此观众会完全脱离主旨的基本内容,发见自己在通过作品 和艺术家打交道,因为现在主要的事在于看到艺术家的意愿, 他在构思和创作中表现出多大程度的手艺本领。这样被导引 到和艺术家在见解和判断上打成一片,对于多数人是一种阿 谀奉承;作品愈招邀观众或读者施展自己这种主观艺术鉴赏 的本领,愈使他们懂得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他们也就愈容易 赞赏诗人,音乐家或造形艺术家,愈觉得他们自己的虚荣心 得到了满足。在严峻的风格里却不然,观众得不到任何照顾, 在对内容意义的实质进行严峻的乃至于生硬的描述之中,艺 术家和观众的主体性都抛到后面去了。这种主体性的抛弃当 然往往可以归咎于艺术家的病态的阴暗心情,他把一种深刻 的内容意义放在作品里,却不肯用流畅爽朗的语言把主旨阐 明出来,甚至于故意替观众制造困难。这种故作艰深的勾当 其实只是一种装腔作势,是对上述愉快风格的一种虚伪的对

……………………………………………………………………………………………………………………………
序  论
1 1

抗。
   法国人特别爱在创作中追求阿谀奉承,吸引人的魔力和 动人的效果,所以把面向观众的轻松愉快的风格当作艺术要 务加以尽量发展了。他们认为作品的真正的价值就在于满足 旁人,于是就力求引起旁人的兴趣,要在旁人身上产生一种 效果。这种倾向在法国戏剧体诗里特别显著。例如玛蒙特尔 ① 谈过一段关于他的《暴君德尼》剧本上演的小故事。剧中一 个起决定作用的时刻是向暴君提出的一个问题。克勒雍 ② 扮 演提这个问题的角色,等到时刻到了,她正在和达奥尼苏斯 交谈,就在这一发千钧之际,她却向台前走一步,面向观众 去提出那个问题,她这一招使作品博得全场喝彩。
   我们德国人却特别要求艺术作品要有一种内容,这种内 容的深刻使艺术家自己感到满足,他并不为观众操心,观众 应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去用心体会 ③ 。
2.题材的划分

在就各门艺术所共有的风格上的差别提出了一些一般性

 玛蒙特尔 (Marmontel,1723—1799),法国戏剧家和史学家,他的剧 本已被人遗忘,现在还流传的是他的 《回忆录》。 克勒雍(Clairon),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女演员,下文达奥尼苏斯,法译 作 “暴君本人”。
    ③ 以上一节时明各门艺术在风格上都经过严峻,高华优美和追求悦人的效 果这个共同的发展过程。德法对比一段反映启蒙运动时代北欧各民族对法国新古 典主义文艺的反感。




……………………………………………………………………………………………………………………………
2 1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的说明之后,现在就要就这第三大部分的题材进行较详明的
·划·分了。关于这方面,人们常根据片面的理解去替各门艺术 的分类到处寻找各种不同的标准。但是分类的真正标准只能 根据艺术作品的本质得出来,各门艺术都是由艺术总概念中 所含的方面和因素展现出来的。在这方面头一个重要的观点 是这个:艺术作品既然要出现在感性实在里,它就获得了为 感觉而存在的定性,所以这些感觉以及艺术作品所借以对象 化的而且与这些感觉相对应的物质材料或媒介的定性就必然 提供各门艺术分类的标准。感觉既然是·感·觉,就要和物质发 生关系,而物质是彼此外在,多种多样的,所以感觉本身又 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之别。感觉整体的内在必 然性以及其中各部分不是本书所要研究的问题,这是自然哲 学的事。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各种感觉按照它们的概念 (本 质)是否都有能力作为掌握艺术作品的工具?如果不都有,究 竟哪几种有?我们前已排除了触觉,嗅觉和味觉,博提格 ① 所 说的用手摸女神雕像的滑润的大理石并不能算是艺术的观照 或欣赏。因为通过·触·觉,一个人作为一个感性的个体
                                                         ② 只是 触及另一个感性的个体以及它的重量,硬度,软度和物质的 抵抗力;而一件艺术作品却不只是一种感性的东西,而是精 神在感性事物里的显现。同理,一件艺术作品也不是可以凭
·味·觉来接受的,因为味觉不让它的对象保持独立自由,而是 要对它采取实际行动,要消灭它,吃掉它,味觉的培养和精

① ② “感性的”即物质的。
博提格 (Bo A ttiger,1760—1835),德国学者。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