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精品历史小说推荐总排行榜

清末那几年: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 |热度 90 | 历史 | 上传: 竹水冷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雪屏【】写在前面说来有趣——前两年,克凡和龙一来京开会,晚上来我家聊天,说起龙一创作的《潜伏》来。当时,以这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正在播放,颇为轰动,人尽皆知。我跟龙一开玩笑地说,回头,我也写一部卧底的故事,你写一个,我干脆写一堆。只是说过,也就忘脖子后面去了。前不久,偶尔看到清朝画家江萱画的一幅长卷《潞河督运图》,气势恢弘不亚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立时有了创作的冲动。于是,就有了这部作品。我尝试着用“三言”“二拍”式的语言,来叙述一个虚构的故事,当中刻画了形形色色有趣的人和事,还有许多我对逝去的那个时代的解读。有些人物,直接就是来自当今现实生活中,不过是加以敷衍、改头换面了而已。这部书,跟我以往的创作风格迥然不同,过去我没这么写过,估计将来也不会再这么写了。完成之后,我还是发现有许多稚嫩的地方,因为身体欠佳,已无力再精益求精了,但愿不会让读者讨嫌就好。... 
如果水浒传 |热度 29 | 历史 | 上传: 负债赌博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前世重楼【】作品相关引子在我最开始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想的题目是:如果西门庆没有被潘金莲的窗棍砸到,但是很明显,写个故事跟发帖子还是有差别的,不能说标题长就受人关注。要说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如果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一只蝴蝶能活三天,一棵红杉树能活三千年。人类有四十五亿年的历史,可是人只有一生。人生不是做菜,不能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再下锅。在回忆的时候很多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回到某个时间点重新来过,这也正是穿越如此盛行的原因吧。我要写的这个东西,也许各位会觉得很奇怪,但是一定会认为很有趣。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关于本文叙述形式——POV... 
大汉飞虎 |热度 26 | 历史 | 上传: 梦幻天书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飞过天空第一章,抗日飞虎队莽莽群山在机翼下飞掠而过,高空回旋气流冲击下的C—47运输机铝制机身不断颤抖,而机头那巨大的鲨鱼头仿佛有了自己生命一般,伴随着发动机的不断增压,昂扬怒吼着。原飞虎队第三驱逐中队“地狱天使”中队(注一),现中美空军混合编队第5战斗团第29战斗中队的中国籍飞行员——上尉程长风,坚毅的目光死死盯住前方遥远的地平线,清秀的脸庞上,双眉紧锁,薄薄的嘴唇紧抿在一起。他身边副驾驶员,美国人,中尉理查德·罗西一边观察着远处的天空,一边嚼着口香糖。罗西,今年24岁,是美国印地安那州人,参加飞虎队前是一家大农场的放牧工人兼管家,后来农场破产,又成为了汽车厂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无家无业无老婆,属于纯粹的“无产阶级”,接受过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思想上也比较先进,参加过几次罢工,还是工会成员。罗西是程长风在美国时的老邻居,和程长风同时报名参军,是程长风很好的朋... 
官居一品 |热度 57 | 历史 | 上传: 负债赌博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三戒大师【由文】第一卷 【谁家新燕啄春泥】第一章 一梦五百年(上)凉风习习,夜色迷离,轻纱般的薄雾缭绕着安静的县城。朦胧月光映照着清清的小河,河水从拱桥下缓缓流淌,岸边是鳞次栉比的两三层黑瓦小楼。水渍斑驳的墙面上,尽是青绿色的苔藓痕迹,还有些爬满了常青藤蔓,只露出开在临河一面的一溜窗户。此时已是三更半夜,除了河中的蛙声,巷尾的犬吠,再也听不到半分声音,只有东头一个窄小的窗洞里,透出昏黄的灯光,还有说话声隐隐传来……从敞开的窗户往里看,仅见一桌一凳一床,桌上点一盏黑乎乎的油灯,勉强照亮着三尺之间。长凳上搁一个缺个口的粗瓷碗,碗里盛着八九个罗汉豆子。一个身着破旧长袍,须发散乱,望之四十来岁的男人蹲在边上,一边照料着身前的小泥炉,一边与对面床上躺着的十几岁少年说话。... 
太平天国 |热度 103 | 历史 | 上传: 辣椒王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张笑天【,】正文 第一集1.浔江畔浔江的水蓝得像染房的水,却又清得可见水底的卵石、水草和游鱼。它从南盘江急湍奔来,穿过陡峭人云的大藤峡,流到桂平地段,顿时开阔。正是盛夏时节,江上往来帆影点点,有运炭、运盐的货船,也有靠鱼鹰捕鱼者的竹篷船。一条尖头快船飞一样驶来。扒掉人是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头发拳曲,辫子盘在头上,有一张黑黑的脸膛,一望可知是个饱经沧桑的人。他叫林凤祥,是个卖杂货的。他操着桂平口音向客船上的人兜售着糖果、杂食和日用品。客船上的人向他买东西,林凤祥却视而不见的样子,飞掉而过,他原来一直尾随着一条巨大的双桅货船那货船吃水线压得很低,显然是重载。奇怪的是货船有兵押守,船桅上挂着一面“大潢江巡检工”的狗牙旗。... 
极品店玄 |热度 28 | 历史 | 上传: 冷如冰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林家成第一卷 初到酒楼 第一章 出现在千里香酒楼的乞丐“咕噜——”“咕噜噜——”一阵空响清脆的声音传来。只见靠近黑巷子的墙角处,站着一个全身脏兮兮,十四五岁的少年。仿佛被自己肚子传来的这阵阵音乐声所惊,少年霍然抬头,露出一副雪白的牙齿和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他四下顾盼着,又听到自个儿肚中传来“咕噜咕噜”的叫声,忍不住张着黑漆漆的小手,对着肚皮上就是一拍,低声怒喝道:“***!你叫什么叫?这么小小的饿一下你就叫得欢,这不是让所有人知道我处于饥饿中,想要作贼吗?”喃喃骂了几句后,他皱了皱小鼻子,大眼灵黠的转动几下后,把自己隐入屋檐的阴暗处,开始向前方的正街移动。... 
红颜第一 |热度 26 | 历史 | 上传: 江暖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文立101119前言 世间千奇百怪的事,恼得人都悲观迷茫了,其实,只两个字便可消得这样的迷茫,一个真字,另一个当然是假字。不愿意长吁短叹只因为简单得到了痴傻:天然的真,修饰的假。一切自然派生的以及所有的反应都称为真,一切后天改造的人为的造作都称为假。真,衍生了人性的纯真,假,派生了人性的虚假。变成了人性的东西,社会步入了文明,真假成为人性化了的事物。宇宙万物,不知是法则决定了他们的存在,还是他们的存在揭示了宇宙法则。不论因果如何,都是万物公认的法则,决定了万物的存亡。尺,可以丈长,不能定长;衡,可以称量,不能定量;法,可以规矩,不能定人;教,可以解惑,不能定性;元,可以论始,不可定初;恒,可以慰藉,不可理喻。这是自然的法则其实就是一个真假的问题。... 
妾娶三君 |热度 23 | 历史 | 上传: 着凉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月夜.常清[序章:走出梨花村]话说,中古时代,中原战乱,梨花村的祖先为了躲避战祸,携妻带子,乘船行于茫茫大海之中。一场看似夺命的风暴,却让祖先们因祸得福,漂流到一个小岛上。小岛风景秀丽、安宁祥和,祖先认为能登上这岛是上天的恩赐,于是决定留在此处生活,开枝散叶,并把小岛也取名为梨花村。在岛上安定下来之后,祖先们才发现,原来岛上有两条淡水水路,把小岛分成了四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都拥有自己的独立的季节气候。东,春;西,夏;南,秋;北,冬。时间不断的流逝,原本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渐渐演变成现在的几十户。每家每户之间都和睦相处,生活就如梦幻一般。... 
军统内幕 |热度 100 | 历史 | 上传: 希望之舟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沈醉军统概况关于"军统"的沿革、演变以及组织、人事等,我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中,有过较详的叙述。该文最初发表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上。一九六二年,北京群众出版社将该文与我写的《保密局内幕》合并成单行本,作为内部刊物,印刷了两版。一九八零年,文史资料出版社又将《我所知道的戴笠》与文强同志写的《戴笠其人》合并为《戴笠其人》一书公行过多次,便决定不再加在《军统内幕》中。为了让没有看到过《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的读者,对"军统"这个特务组织的简单情况能有所了解,故特增加这一章,以便能在读到其他有关的篇章时,能够衔接得起来。... 
刑徒 |热度 26 | 历史 | 上传: 理性的思索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庚新【由文,】第一部 潜龙勿用作品相关周昌周昌(?-前192)西汉大臣,刘邦同乡,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时为泗水卒史。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邦入关破秦,任中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耿直敢言。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如意为吕后所杀,他托病不朝。“期期”见于《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不奉诏。”“艾艾”见于《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据《史记》记载:汉初有个将军叫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为泗水卒史,农民战争中归刘邦,并从刘邦入关破秦,任中尉,后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当时,汉高祖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如意为太子。周昌对此坚决反对,并向刘邦提出劝谏,说:“我不善言辞,但知此事不能这么办,如陛下想废太子,我就不服从您的命... 
大宋职业侦探 |热度 24 | 历史 | 上传: 卖吻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潇烠【】第一章 失踪恍惚之中,张小刚觉得有人在对自己说话。“赵爷,你醒了?哎呀,这下可好了,整整一天一夜,你总算醒过来了。我得赶紧去告诉大家,他们这会还正在为你着急呢!”听到身边有一个人在那里喜出望外地说话,还称呼自己为赵爷,刚刚清醒过来的张小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想看一看对方是谁,可是当他努力地睁开眼时,却被强光刺得双目昏花。张小刚觉得浑身无力,想站也站不起来,于是他又闭上眼睛躺在那里,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正当张小刚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一个粗大的手掌探向他的额头,接着便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说:“额头不烫,虎弟应该没问题了。”刚才是赵爷,现在是虎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热度 75 | 历史 | 上传: 左思右想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雾满拦江【】引子盗墓笔记从何说起呢?也许清朝的历史,始自于一次神秘而可怕的盗墓。时间:1641年11月。盗墓人:陕西巡抚汪乔年,陕西米脂县知县边大授。工具:灯笼火把,锄头锹铲,刀枪剑戟,斧铖锤叉。事情经过:话说陕西巡抚汪乔年一上任,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大明朝要完蛋了!或迟或早,大明朝肯定是要完蛋的,这世上哪有不完蛋的帝国?尤其是这个大明朝,外边有满清频频叩关,朝里有百官勾心斗角,坊间还有李自成带着流民军攻城掠地,国家弄到这地步再要是不完蛋,那真是没天理了。但汪乔年好歹也是地方官,各级领导对他寄予了无限厚望,希望他老兄能琢磨出个招来,保住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明朝,也好让大家继续混口饭吃。... 
春蚕鹊语 |热度 20 | 历史 | 上传: 雨帆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訾相第一章 跌倒谷底 春蚕穿着孝衣坐在家门口的小塘边,心里像开了一个洞似的,难过的无以言表。尽管这样,眼泪却怎么也滴不下来。弟弟春鹊可怜兮兮的倚在自己身边,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没完没了。“姐姐,我们以后怎么办呢?”望着惨兮兮的弟弟,春蚕学着娘亲的样子摸了摸小家伙的头,柔声的说:“春鹊不要怕,有姐姐呢。”春鹊听姐姐这么一说,好似没那么难过了,柔顺的靠在姐姐的怀里。看着安静了下来的弟弟,春蚕开始愁了起来。小家伙以为可以倚靠自己这个姐姐,所以安心了。那自己呢?父母已经不在了,房子也烧了,让自己这个十岁的女孩倚靠谁去?坐了大半天,春蚕忍不住又一次回头望了一眼,那被烧得黑漆漆的房子,除了几根房梁的木架外,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春家是造了什么孽,竟然让天火把自己的家烧了个精光,连带爹娘的性命也一并带走了。好心的邻居们简单的葬了自己那已经面目全非的双亲,就再无能为力的摇头... 
江山如画美人如玉 |热度 79 | 历史 | 上传: 闲来一看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惊涛骇浪(更新时间:2006-10-30 18:24:00 本章字数:2754)本书中的官制,荣国采用的类似于宋朝的官制,不过有些地方改动了一些,不过大体上差不多:下面是真实宋朝官制宋国的干部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分为18个级别(本朝好像是25级),从杨家将,水浒和精忠岳传中可以留意一些官职的设置。正一品有如下官员: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少师,少傅,少保,亲王。潘美就当过太师,是文官里面最高的人物了,还有蔡京也是太师,对了,秦桧也是太师,怪不得古装戏里面太师都是反角。从一品主要是枢密使和郡王,还有太子太保等。岳飞被收了兵权之后,就和韩世忠张俊一起当枢密使,岳飞后来被平反,追赐的鄂王称号也属于郡王一级。... 
大唐皇帝李治 |热度 29 | 历史 | 上传: 翱翔1981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小妖的菜刀【由文】大唐皇帝李治... 李治其人李治(628-683),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为嫡三子,後因其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於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位(649年),时年22岁。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唐高宗(628―683),汉族人,字为善。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元年(683),享年56岁。唐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李承乾谋杀李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李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改元永徽。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 
慈禧全传之母子君臣 |热度 223 | 历史 | 上传: 曾氏六合网 |更新时间:2016-12-18
作者:高阳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下了车,袁世凯不回小站的“新建陆军”营地,骑着马直驰金刚桥北洋大臣衙门,求见荣禄。荣禄是慈禧太后的亲信,并有个无可究诘而疑云重重的传说。大约二十年前,慈禧太后得了一场大病,御医会诊,束手无策,下诏命各省举荐名医。直隶总督李鸿章举荐前任山东泰武临道无锡人薛福辰,山西巡抚曾国荃举荐现任山西阳曲县知县杭州人汪守正,进京请脉,诊断慈禧太后所患的是“骨蒸”重症,细心处方,渐有起色。特降懿旨:“薛福辰超擢顺天府尹,汪守正升任天津知府。”这一恩遇,既是酬庸,亦为了地迩宫禁,诊治方便。照历来的规矩,帝后违和,所有脉案药方,逐日交“内奏事处”,供大臣阅看。有那深谙医道的人,总觉得脉案极其高明,处方并不见得出色,甚至有时候有药不对症的情形。日子一久,才知道慈禧太后所患的是一种不能告人的病:小产血崩,经水淋漓。皇太后小产是天下奇闻,御医相戒,三缄其口,处方... 
共5296本 当前第176/331页 << < 171 172 173 174 175 176177 178 179 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