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墨初第一部分引言 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1) 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他断言:“打骂式的管教,其所养成的只会是‘奴隶式’的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们的普遍愿望。但是,由于他们教育“失重”、“失度”,有意或无意中采取了打骂的教育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了不少触目惊心的家庭悲剧。...
金正昆 金正昆讲座 主讲人简介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政府多部门顾问。 内容简介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由于地区和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对于礼仪的认识各有差异。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礼仪规范,也叫涉外礼仪。涉外礼仪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外事交往增多。了解涉外礼仪的内容和要求,掌握与外国人交往的技巧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讲中,中国人民...
作者:谭浩强1 C 语言概述1.1 C语言的发展过程1.2 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1.3 C语言版本1.4 C语言的特点1.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1.6 C和C++1.7 简单的C程序介绍1.8 输入和输出函数1.9 C源程序的结构特点1.10 书写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1.11 C语言的字符集1.12 C语言词汇1.13 Turbo C 2.0 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1.13.1 Turbo C 2.0 简介和启动1.13.2 Turbo C 2.0 集成开发环境1.13.3 File 菜单1.13.4 Edit 菜单1.13.5 Run 菜单1.13.6 pile 菜单1.13.7 Project 菜单1.13.8 Options 菜单1.13.9 Debug 菜单1.13.10 Break/watch 菜单1.13.11 Turbo C 2.0 的配置文件...
作者:老舍一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①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
作者:老舍“火”车除夕。阴历的,当然;国历的那个还未曾算过数儿。火车开了。车悲鸣,客轻叹。有的算计着:七,八,九,十;十点到站,夜半可以到家;不算太晚,可是孩子们恐怕已经睡了;架上放着罐头,干鲜果品,玩具;看一眼,似乎听到唤着“爸”,呆呆的出神。有的知道天亮才能到家,看看车上的人,连一个长得象熟人的都没有;到家,已是明年了!有的……车走的多慢!心已到家一百多次了,身子还在车上;吸烟,喝水,打哈欠,盼望,盼望,扒着玻璃看看,漆黑,渺茫;回过头来,大家板着脸;低下头,泪欲流,打个哈欠。二等车上人不多。胖胖的张先生和细瘦的乔先生对面坐着。二位由一上车就把绒毯铺好,为独据一条凳。及至车开了,而车上旅客并不多,二位感到除夕奔驰的凄凉,同时也微觉独占一凳的野心似乎太小了些。同病相怜:二人都拿着借用免票,而免票早一天也匀不出来。意见相合:有免票的人教你等到年底,你就得等到年底...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译者:戴光年【,】内容简介《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已被译成十几种语。《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作者简介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中以《乌合之众》最著名。...
作者:安坤【,】第一章 街头骗术:在街头他们是这样骗人的街头骗术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大街上、菜市场、车站、商场门口等这些地方,总是少不了骗子的身影。通常这些骗子的骗术也都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他们却屡屡得手。由此可见,越是简单的骗术,人们越是容易不设防。1.“神医”潜伏在菜市场(1)菜市场就是个微缩的社会,里面什么人都有。除了卖蔬菜水果的,还有耍猴的、打把势卖艺的、卖“神”药、卖大力丸的……我们这里要讲的是潜伏在菜市场里的“神医”。你看,“神医”就是很有水平,他肯定不去写字楼忽悠小白领,而是喜欢潜伏在中老年人比较集中的菜市场。话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倒霉大妈像往常一样拎着一个布袋子去菜市场买菜。...
作者:[美]查尔斯·哈尼尔【由文】前言有的人,似乎轻而易举就攫取了财富权力,功成名就;有的人虽然也成功了,但成功却来之不易;还有的人,他们所有的雄心梦想和抱负,都完全付诸东流.人与人之间何以会有如此差距呢?为什么有的人能毫不费力地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有人却要付出百倍的艰辛,还有一些人则一败涂地?原因必定不在于人的体魄,否则,那些伟人们一定就是体格最健壮的人了.差异必定是精神上的--必定在于人的心智.创造力全在于人的内心,人的心智,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惟一差异.在人生旅途中,正是心智,使我们能超越环境战胜困难.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思想的创造力,就可以看出它的惊人功效.但如果没有适当的勤奋和专注,这样的效果也不会有.读者会发现,各种规律一直在控制着我们的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如同物质世界中的规律一样,毫厘不爽.要获得理想的结果,了解并遵循这此规律是必不可少的.恪守规律,就会得到准确的结果.如果你懂得自己的能力...
《看见自己的天才》作者:佚名雷公仔子“神啊!可怜我这个女人家!为了这个家,我把命都献上了,肚子里的孩子,要不就流掉它,要不就赐给我一个‘雷公仔子’,可以保护这个家,为我讨回公道的孩子……”这是我出生前,妈妈每天都要跟神明说的话!在妈妈未怀我之前,我们的家曾是家族里人人称羡的家庭。爸爸留日返国,才二十几岁就当上平溪乡农会总干事,由于年轻有才华,在整个乡里举足轻重,但也由于年轻气盛,无意中得罪了派系。在一次农会职员卷巨款潜逃事件中,爸爸不仅失去了一切,还被判了一年的徒刑,甚至连带着家族的产业也因此遭到查封,以弥补公款损失。为了生活,当时已经怀孕的妈妈不得已,也只好下矿坑工作,而且,为了能够有多一点点的收入,好让家中老老小小都能够有饭吃,她咬着牙做最吃重的推台车运煤工作,还一天做两班,常常累到手脚发软,推着车从斜坡上滚下,若遇到雨天更是跌跌撞撞,一身湿泥,好几次她都想干脆...
《童话人格》作者:佚名第1节:前言前言一人活在世上,常常一辈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活着。这话说来有些惊世骇俗,但却符合相当一些人的生活状况。一位女作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她终生都怀着“海的女儿”的情结。她的这一说法,曾引得一些读者找来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以了解故事中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情结。“海的女儿”究竟是怎样一个情结,她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情结?关于这一点,我们没有看到她本人的任何陈述,也许她早已明晰其中的原委,也许她至今也不清楚。她或许会将之归因于童年时代阅读的这个童话,从那时起,“海的女儿”情结就成为一粒根深蒂固的种子。然而,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究竟蕴藏着什么,为什么它会生长出影响并支配一个成熟女性终其一生的重大情结?...
作者:天之屠第一卷孤儿院风云序2010年7月14日,华夏国华夏大学晚上八点,天已经黑了,校园路上,一个体格高大的男子正在东摇西晃的走着,他手中拿着一罐二锅头,乌黑飘逸的头发早已因为久未打理而乱糟糟的,俊美的脸表达着颓废与悲伤,他边走,边喝,嘴里还喃喃自语:“婉儿,不要离开我,不要。”路上的学生,看着他纷纷让路,生怕沾染了什么晦气似的。后面的一个男的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大声说道:“这不是经济学院的才子叶天舒吗,他是怎么了。”后面一个带着眼镜的女孩显示了她的八卦天赋:“这你们都不知道啊,据说他女朋友林婉儿的父母不准他们来往,据说还要废了他呢,要不是拼死阻拦,那他就成废人了。”后面一位仁兄接着说:“据说林婉儿家是亿万富豪,哪会看得起孤儿出生的叶天舒啊。”“孤儿出生怎么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位仁兄似安慰似劝解的说。...
作者:陈文茜【,】内容简介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人从迷梦中惊醒。美国万亿美元救市,冰岛国家破产,全世界经济一片哀嚎。如今,另一波崩坏正在发生,这个崩坏如荆棘藤蔓,隐发自美丽的欧陆。地中海的蓝天白云,依旧一派悠闲,但光天化日之下,恐怖剧码正在上演。希腊、法国、德国,无一幸免,欧洲经济体此刻正在崩坏,并且祸及全世界!看似不相干的社会运动总是祸起经济危机。世人都将焦点转移至中国。她是否能成为世界的救世主;她的年轻一代又经历着怎样的社会煎熬。是否全世界的这一代人都将成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牺牲品?陈文茜以全球视野切入当下被广泛关注的欧债、美元、中国发展等经济问题,用历史的围度参照现实,串起全球性大事件,解读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影响!...
作者:悠蓝国内篇:不留遗憾在心间 第一章 这不是你的地盘(上)第一章“喂,你们几个站住,这儿五一期间不对外开放,你们去别的地方吧!”传达室里走出一老伯,对着刚准备迈进杭州商业学院大门的几个少年喊道。“有没有搞错啊,怎么五一期间什么学校都不对外开放啊!不是说要全民健身的么,全者是屁话!”被传达室大伯拦在门外的少年们嘴里不停地嘀咕着,一边诅咒着这老伯生儿子多个屁眼,一边还是不情不愿走在回头路上。“老大,我们已经转悠了五六个球场了,五一期间都不对外开放,难道我们要去……那里打球?”“那里?!”那个被自己身边的伙伴称呼为‘老大’的汪洋一愣神,但很就将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那里可不是我们这些菜鸟可以去的,去了只会被人当成笑柄。算了,再去找找吧,看有没有别的学校是对外开放的,真的不行,只能回家睡大觉去了。”...
《孩子向前冲》作者:佚名序:教育不是一种技术一个农村少年,在普通的农村小学,连续跳级,只用了3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6年的全部课程,14岁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一等奖,16岁就已经连续三次参加全国高考,每次都大大超过录取分数线。2001年,15岁的他断然拒绝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能专业的邀请,2002年又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用他的勇气和实力打造了一连串少年的辉煌。回首走过的路,作为父亲——一个普通的农民,多的只是感慨。如今二儿只有10岁,也读初中二年级了,在演绎着哥哥走过的路。为什么农家小院里能走出这样一双超常的少年?作为父亲,我只想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用我在教子中“误打、误撞”出的经验,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是巨大的,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他潜能释放的过程,谁释放得最充分,谁的生命就最辉煌。...
作者:[英]培根译者:许宝湀--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新工具〔英〕培根著许宝湀译-- 2目 录序言…………………………………………………………………1…第一卷………………………………………………………………7…第二卷……………………………………………………………1…25-- 3新 工 具①序 言有些人自认把自然界的法则作为已被搜寻出来和已被了解明白的东西来加以规定,无论是出于简单化的保证的口吻,或者是出于职业化的矫饰的说法,都会给哲学以及各门科学带来很大的损害。因为,他们这样做固然能够成功地引得人们相信,却也同样有效地压熄了和停止了人们的探讨;而破坏和截断他人努力这一点的害处是多于他们自己努力所获得的好处的。另一方面,亦有些人采取了相反的途径,断言绝对没有任何事物是可解的——无论他们之得到这种见解是由于对古代诡辩家的憎恨,或者是由于心灵的游移无准,甚至是由于对学问的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