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岛静夫日记》1938年PART1 昨天午后七时行动开始。宇野部队于晚上九时到达吴淞河对岸,子弹频频飞来,当场击中了两三名士兵。-南山宅- 昭和十二年十月四日晴南山宅 昨天午后七时行动开始。宇野部队于晚上九时到达吴淞河对岸,子弹频频飞来,当场击中了两三名士兵。 通过交通壕前进的第五、六两个中队的渡河进攻遭到了敌人的阻击。在敌方堡垒等坚固防御阵地发射的自动火器十字交叉火力的袭击下,有人相继倒下。虽然我们懊恼不已,仍然渡河不得,最终还是撤退了,还牺牲了十几名兵士。宇野部队的目的何时才能达到啊!我们也有丢掉性命的一天吗? 故乡的母亲、弟弟们啊,万一哥哥没有了,弟弟们要齐心一致地为母亲养老送终啊!...
《李岩》作者:文王后代正文第一章、自成起义李自成,陕西米脂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幼年家境贫寒,给人家放过羊。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父亲死后,他找了一个负责传递朝廷公文驿站当驿卒的工作。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还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准备将他带枷游街后,放置囚笼至死。后亲友出钱救出。到了年底,李自成想起艾诏为一点欠债,竟然要置自己于死地,悄悄杀死了债主艾诏。接着,又发现妻子韩金儿和村上的青年盖虎通奸,李自成又怒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被官府抓住,一定是死路一条。崇祯二年二月,他就带着侄儿李过,到甘州投军。李自成由于精通武艺,不久升为军中的把总。同年,士兵开赴榆中,因欠饷问题,他又发动兵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
内容简介《雌性的草地》介绍了在文革动乱的年代,一群年轻的姑娘被放置在中国西北荒凉的大草原上,她们在这个神圣而又庄严——“女子牧马班”——的集体中,在恶劣的草原气候和环境下牧养军马。故事从小点儿这个有乱伦、偷窃、凶杀行为的少女混入女子牧马班开始,以小点儿的观察角度来表现这个女修士般的集体。这个集体被荒诞的人性和庄严的神性所扼杀,年轻的肉体与灵魂作为牺牲,奉上了所谓“理想”的祭坛;而这“理想”,最终被认清为罪恶。从雌性出发(代自序)我是认真写“性”的,从“雌性”的立场去反映“性”这个现象。我认为能写好性的作家是最懂爱情、人性,最坦诚、最哲思的。比如昆德拉、玛格丽特·杜拉斯、D·H·劳伦斯,包括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仔细想想,性爱难道不是宇宙间一切关系的根本?性当中包括理想、美学、哲学、政治、一切。...
被严重忽视的一天(1)中国人严重忽视了中国历史上的这一天:农历一###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西历1899年12月19 日。 这是一个距离19世纪的结束只剩下不多时光的日子。 如果仅仅从历法的角度上看,无论西历还是农历,这一天都是一个没有特别意义的日子。 然而,就是这一天,在位于世界东方的庞大的中华帝国里,在帝国京城重重宫墙严密遮裹着 的皇室里,却发生了一件离奇古怪的事件。 越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越是容易对悠久的历史掉以轻心。当中国人的一双黑眼睛眯起来,要 向世界提及自己5000年历史的时候,历史的事实常常因这个民族虚幻情致的浸染而被叙 述得满纸帝王将相,金袍青甲,才子佳人,飞花柳絮。但是,在19世纪即将与20世纪交 替的日子里,在中华帝国内发生的却的确是中国5000年历史中最恐怖与最悲伤的故事。 这些故事最终导致了一个民族和一片国土的严重受伤。 1899年12月19日,正是在这一天里,整个世界窥视中...
序(1)并非戏说话刘邦 ——序《最厉害的皇帝刘邦》 程树榛 近年来,作家们以历史题材进行文艺创作的风尚很浓。从网络到图书再到影视、动画,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可谓热闹非凡。为何这种题材的作品得到受众的青睐?其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创作超越了史实的范畴,达到了历史虚构的层面,打破了那种历史仅由历史学家来描述的单一的枯燥模式。其实,历史并非完全是个人的经历,作家可以通过虚构和想象,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向,有着广阔的艺术驰骋空间。 关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和传说坊间数不胜数。作者没有将他的这部作品写成英雄史诗,而是写成了一个平民的奋斗史、及其成功的秘籍;没有过多地渲染远古的苍凉激越,而是充满了人生情怀。这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
第一章铁蛋扛着猎枪,高高兴兴地朝家里走去,那杆他老爹留下来的猎枪上,挂着一只野鸡和一只兔子。今天的收获真的是不错,平时几天能够打到一只兔子就已经蛮不错的了,这个地方的野味,差不多被打光了,生活艰难啊,想要舒舒服服地打到几只兔子,就只有上狗儿山了。可那地方是八路军的天下。八路军经常与鬼子打得不可开交的,不安全,铁蛋的奶奶不让他去,他只能在这山脚下偶尔打打兔子而已。 铁蛋的家在狗儿山下,是一个不足二十户的小村落。铁蛋命苦啊,七岁没了娘,十二岁时,爹也走了,只给他留下了一杆猎枪而已。今年铁蛋也有十六岁了,这几年来一直都是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过得虽然挺紧的,但也算是有吃有穿的了。奶奶已经六十多了,走路都有点儿不大安稳了,家里的收入,主要是靠铁蛋放羊,卖羊毛羊肉,有时候打一点儿野味,摘点儿蘑菇,送到县城的那个野货店里。由于铁蛋有着两手绝活,这几年来竟然赚得不少了,把个...
第一章 关于写作 有时候,一个自不量力的梦想同一个卑劣的念头一样难以启齿。 从孩提起,我就有一个自不量力难以启齿的梦想,那就是对文学的痴心妄想。 十三岁那年,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文学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毛毛雨,对人的灵魂最具渗透力。”也许,不谙世事的我无限夸大了文学的力量,可我一直坚信不移,对文学的狂热以及顶礼膜拜始终在心中盘根错节,须臾不曾稍离。 从很小起,我世界中的一切景物全隐遁了,换言之,我看不到自己周围的一切,除了文学。她就像夸父前方那轮硕大的红日,是我唯一的目标和渴望。我想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径去抵达、去靠近。我急不可耐,甚至连读书都觉得是一种浪费,几次三番想退学,想孤注一掷投入写作,可却又不知写什么怎样去写,生命就这么一点一滴在徘徊中磋砣。...
本来该有的自信——代前言“展望二十一世纪华文文学”这样的大题目是最难做的。至少我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我相信,如果英文文学、法文文学或是阿拉伯文文学都“展望”一下,大家得出的结论肯定不会相同。关于文学的发展有很多极为复杂的原因和动力,这被许多理论家分析过,也有过许多完全不同的结论。在众说纷纭的原因当中,只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文学的发展和一种人为确定的时间界限是无关的。人们对于不同时代文学的划分,是一种向后看的结果,它最大的理由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在用“世纪”划分年代之前,这个世界上早已经创造出了许多种文字和口头记录的伟大文学。这些文学都和“世纪”无关。我们使用象形的方块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所谓“公元”之前和“公元”之后的数千年里,方块字的文学发展和“世纪”根本无关。屈原、李白、关汉卿、蒲松龄、曹雪芹们,也都根本没有“世纪”这样的时间观念。可这并不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