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滂沱数月,洪水泛滥,长江两岸的村庄已被洪水淹没,人们纷纷逃往安全地带,天黑沉沉的,伴随着一道闪电轰鸣的雷声已经淹没了人群的哀嚎,一群人拼命地向高处的山峰爬去。忽然,大地一阵晃动,人们纷纷的歪在地上,哀鸿遍野。“咚”的一声巨响,高出的山头仿佛被什么东西炸开了一样,洪水顺势而来,舞动着巨大的浪花,似乎是死神伸出了无数的夺命魔爪,咆哮着要把所有的生命吞噬,人们哀嚎着转身爬向另外一个山头。一个壮硕的年轻人肩膀上扛着一位白苍苍的老妇人,一只手搀扶着一个腹部隆起的少妇,艰难的向山头爬去,那少妇早已被大雨打湿了衣服,衣服站在身上,面容憔悴无比,双手小心的拖着隆起的肚子,不住的对身边的年轻人说:“倾城,我不行了,你快带母亲离开这里吧!”年轻人扭过头去,英俊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他用鼓励的眼神看着那少妇鼓励她:“你行的,坚持住,为了我为了你肚子里的孩子,你一定要坚持住!”少妇看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元气蒙鸿,萌芽兹始。当那日,在茫茫宇宙中,除中间有一小块陆地,其余均是一片混沌,虚无飘渺,无根无基。陆地上有陡壁山,历经一万八千年,大山崩出一巨大石卵,石卵竟生出一位怪人,此人便是万物之灵盘古大神。盘古自下生后,便手持利斧,斧名曰盘古斧,斧重三千二百斤。这盘古孕于大山之中,吸宇宙之玄气,纳大山之灵性,落地便长,及第五日,已长至顶天立地。盘古看到四周雾气茫茫,混沌蔽日,心里不爽,便手持利斧,开天辟地,从此神、魔、人三界隔离,天下朗朗,四海清平。盘古归位后,躯体化为人间万物及日月星辰。因恐天地重合,盘古于归位前在不周山立天柱一根,支撑天地、平衡万象及江河湖泊。...
宁心城位于江湖阵营南部的交通咽喉处,境内土地肥沃,水路和旱路四通八达,再加上南部的气候较好,风调雨顺,很少有灾难发生,很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每年的产值都很高,整个宁心城境内的村落都比较富足。 环境安宁稳定,人民心情舒畅,宁心城便由此得名。 但是,什么事都没有绝对。就好像,谁也料想不到,如此繁华的宁心城,会有一座破烂不堪,不蔽风雨的民房。而且,里面还居住着两个骨瘦如柴,经常饥肠辘辘的小孩。 这两个小孩,大约都是十岁左右,穿着的破布麻衣上散发着一股恶心的霉臭味。他们的脸上满是脏乱的污泥,使得他们的面容看不太清楚。但是,他们那满是期盼,远比同龄人坚强的双眼,却仿佛能刻印到人的心中般,让人经久不忘。...
第一章 被劫秋风萧萧、落日渺渺 太湖水色空朦,远远望去,水天一色仿佛人间仙境,一片祥和气息 蓦然,金色的芦苇海洋被一只快船犁开,惊起一片湖鸥,舟中七人,正中一个中年文士一身蓝衫手持折扇,目光深邃,直视前方。其他六人,皆手持适合水中搏击的分水刺,身着黑色水靠,面色冷峻,警惕的环视着四周。小舟上并无一桨一帆,亦无人操橹,却滑行甚速,想是有人用极高明的内力驱逐。 小船行不多远,折上一条水道,中年人轻轻挥了挥手中折扇,船立刻停了下来,其它六人纵身一跃,皆尽跳入水中,水中六点涟漪,却只有很轻微的声响,一看就知道这六人全是水中豪杰,浪里白条。 夕阳余晖落在蓝衫中年人身上,一部长髯,目似点漆,形容甚是不俗。只见他盘膝船首,打起坐来。许久,便溶入这无边的湖光山色之中,平静的等待着什么。...
第一章:变故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无怪乎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黄昏之下,在一条满是黄土的羊肠小道上,一个大约有十二岁左右的小男孩子背着一捆干柴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山下前进。不仅如此,在男孩身后还跟着一只大黄狗,也许是玩累了的缘故,此时它没有像其它狗儿那样活剥乱跳,而是老实巴交的跟在主人后面。且舌头已经狗嘴里吐了出来,估计是用来散发体内的热量吧……...
第一章 十代单传张二牛一身灰白底纹的短衫,光着膀子,双臂之上肌肉突出,显得孔武有力,只是脸上表情扭曲,甚至有些暴走的趋势,他来回的走动,额头旁边不时渗出豆大的汗珠。 至于什么原因让这个年近三十岁的壮年汉子急成这个样子,因为这个大小伙子要当爹了,草屋里面妻子崔氏疼的叫声连连,听的张二牛甚是焦躁、焦虑,恨不得跑进去自己去生了。 一方面自己要当爹了,二牛心中颇为高兴,另一方面,听着妻子疼成这个样子,心中疼惜不已。 要说张二牛娶了这房媳妇,可是修了几世的福分,这二牛也是苦命的孩子,祖上世代佃户,这一家子是种了十几代的地了,巧也巧在,这张家男丁极为宝贵,这样一个穷人家,偏偏是九代单传,张二牛十岁的时候,他爹因为和别村的一家李姓佃户发生争执,那一家子虽说也是个佃户,可是人家男丁多啊,呼啦的一下就招呼了十几个男丁,提着扁担,一顿暴揍,打得张老爹躺在床上足足半年有余,终究伤...
太平镇,济世堂。 张太爷气若游丝,却迟迟不肯闭眼! 他死不瞑目,因为陆准还没死! 张太爷八年前初见陆准,就断言他必死:“神壮体弱,阴阳不合……可惜一个好孩子,活不过今年了!” 太平镇乡亲父老,听说之后都十分唏嘘,因为陆准确实是个好孩子。 陆准无父无母,只有一个瞎子师父,师父眼瞎目盲,而且身体一直不好,陆准十岁那年,师父就病死了! 太平镇民风淳朴,大家担心陆准饿死,想要送他去慈幼局,却被他婉言谢绝;陆准小小年纪,却要自食其力。 太平镇有四绝,方圆百里闻名;天香楼的酒、破甲坊的剑,琅琊院的画、济世堂的药。 陆准先后进天星楼打杂,入破甲坊学徒,为琅琊院洗笔,帮济世堂晒药……他十三岁以后,酿酒、铸剑、配药、书画,四绝在手样样精通!...
乌凤国国小地贫,人口稀少,虽说是一国,但是总面积不过是一城加周围的一些村落而已。多年来,又常有天灾妖患,尽管历代乌凤国的国王想将国家发展壮大,却总是无法做到。 天灾之后尚有法可治,妖患却无人能除。 直到十年前来了一个道士之后,妖患才遏止,最近几年更是消失了。 清阳道观就座落在乌凤国的国都城中,道宫并不大,外观之很是简单,然而进入观内之人都会觉得这道宫仿若另一天地,无穷无尽,藏着莫测浩瀚的神秘。如此道观非普通道人所能建,道观之中所蕴之道意足见建此观之人的心意修为。 “轰……” 天空之中乌云密布,惊雷阵阵,若是在以前乌凤国出现了这样的天气,人们一定会认为有妖怪要来了,一定会怕得闭门闭窗躲入地窖之中,但是现在则不会了,因为有国师清阳真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