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玉平前言管理是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从有了人类活动的那一天起,管理也就产生了。但是有必要区分管理的发展与管理学的发展。这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管理活动本身的发展。先有了管理实践的充分发展以后,才有了管理学的发展。管理作为实践活动,有着漫长的历史。它是和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在漫长的年代里,古代文明在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宗教事务管理、大型项目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说明了国家管理的辉煌成功;伟大的文明遗迹如万里长城和金字塔展示着古代大型项目管理方面的出色水平;而从荷马史诗到成吉思汗远征,冷兵器时代大规模的征服活动,代表着军事管理的精细与成熟。这些辉煌沉淀为一系列的知识和经验,但这些知识和经验都是散布在各个领域内部的,是没有独立出来和不成体系的。经过了漫长历史年代的沉淀、酝酿和准备,直到工业革命以后的1912...
绿野仙踪(1)在《绿野仙踪》一书的开头部分,女主人公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被风暴从世俗的堪萨斯州刮到了奥兹国这个充满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同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里经常看到这种奇迹般的场景。 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1) 康柏计算机公司在近几年内已经超过IBM成为以英特尔芯片为基础的电脑市场上的首选产品。这个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零发展到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企业。 (2) 同样康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Conner Peripherals)是一个磁盘驱动储存器制造商,它向康柏和其他竞争者提供便宜的温切斯特(Winchester)硬盘,在促使这些公司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获得较快的发展。 (3) 从1977~1982年这6年多时间里,Atari公司的家庭游戏软件销售量每年都翻一番,使其盈利从5000万美元增长到16亿美元。...
道格拉斯·C·诺斯序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华盛顿大学经济系主任) 经济学教材的革命 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你偶尔会遇到这样的人,他的生活和行为与我们所宣称的理想完全一致。我是幸运的,保罗·海恩在1975年进入了我的生活。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切始于他给我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会在这个学期末搬到西雅图来,我想在城里找一所大学或学院教经济学。这是两个独立的决定。在经济系求职一事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搬到西雅图来。但是我觉得,教经济学--特别是教经济学导论课是我能做好的事,我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我从1967年起担任华盛顿大学经济系的系主任,并努力将它办成全国最好的经济系之一。我对于"最好"的定义不仅包括学术声望,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确立的,而且也包括对这所州立大学中的广大本科生施以有效而亲切的教育。校方对于优秀的教学只表示口头的褒扬,而薪酬制度仍然与专著...
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一个10岁的男孩在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 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 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唱歌时比昨天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 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素罗。 卡罗素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她的儿子能成为一代名人,根本没有指望过靠那三言两语去改变她儿子的命运,然而,事实上,正是她那句赏识的话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敬业就是一种好口碑在今天的有些员工看来,做工作、谋职业只不过是为了糊口、混日子,工作上稍微有一点困难,他们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许多借口。上级分派给他一个任务,他的借口却有一大堆。比如,“我正忙着呢,没时间。” “人手太少,没办法完成。”“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要求不能太高了。”“我的下属素质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理由。他们提出这些借口的目的不外乎有以下几种:(1)先摆困难,让领导降低工作要求。(2)摆完困难,让领导知难而退觉得还是让别人做会更好,这样他就可以趁机偷闲了。(3)即使推不掉,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领导怪罪下来的时候也有托辞。(4)当然,希望领导最好能直接帮他解决。...
作者:王敬瑞第一部分序(1)邢贲思作者王敬瑞同志长期在基层从事领导工作,他从内地农村,到祖国边陲青藏高原,从乡、镇、区的领导岗位,到阳泉市政府副市长,他的领导工作经历了广阔的地域,他对基层的人民群众有着多方面的了解,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在工作中,他认真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执行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的事迹也多次被中央有关媒体宣传报道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敬瑞同志把自己多年来在基层领导工作岗位上所获得的弥足珍贵的心得体会,像珠子似的一颗颗串起来,汇微成巨,写成了这本《芝麻官悟语》,对领导者素养、领导方法尤其是领导艺术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中的尝试。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龙一1我的老舅没去“上山下乡”,却在城里打出一片天地,许多人都怕他,叫他“北霸天”。不过他近来烦恼不少,先是爱上了在修鞋铺里干活的杨二姑,弄得浑身上下五脊六兽;再就是河东有个外号“东霸天”的土流氓放出话来,说是要跟他斗一斗。老舅与人打架的事很平常,这倒用不着理由,也许他们只是想看看到底谁厉害,就如同前一阵子的“武斗”,这一派打那一派,也说不上是为什么。只是,老舅对政治立场没兴趣,他喜好的是那种横行霸道的滋味。我喜欢与老舅一起在街边闲站,望着行人一发现他便把眼珠子放在脚尖上的窝囊样,让我心里痒痒的挺骄傲。有一天我问他:你怎么会看上杨二姑呢?她有什么好?我一直觉得,像杨二姑那种大屁股、大胸脯的怪样子,连句整话也不轻易往外说,哪能吸引住我老舅这样的帅小伙儿?老舅说你这小毛孩子知道个屁?那是个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好女人,娶过来可不单会疼爷们儿……。...
作者:老舍第一老张的哲学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他的宗教是三种:回,耶,佛;职业是三种:兵,学,商。言语是三种:官话,奉天话,山东话。他的……三种;他的……三种;甚至于洗澡平生也只有三次。洗澡固然是件小事,可是为了解老张的行为与思想,倒有说明的必要。老张平生只洗三次澡:两次业经执行,其余一次至今还没有人敢断定是否实现,虽然他生在人人是“预言家”的中国。第一次是他生下来的第三天,由收生婆把那时候无知无识的他,象小老鼠似的在铜盆里洗的。第二次是他结婚的前一夕,自对的到清水池塘洗的。这次两个铜元的花费,至今还在账本上写着。这在老张的历史上是毫无可疑的事实。至于将来的一次呢,按着多数预言家的推测:设若执行,一定是被动的。简言之,就是“洗尸”。...
作者:陆步轩【由文】孔庆东:卖肉与成功我的85级师弟陆步轩在古城西安好好地做着张飞的营生,据说已经达到每日销售14头“痞哥”的业绩,即将与镇关西先生共执本行业之牛耳。忽然被媒体四面包围,大肆宣扬,引起社会上一片哀鸣,说什么北大才子焉能卖肉,北大这是怎么啦?北大培养的毕业生为什么如此没有竞争力,北大人咋就这么不适应市场经济,咋就这么缺乏现代意识,国家应该大力插手,杜绝这类悲剧继续上演云云。我对这些来自八方的议论,本来不想多置一喙。因为北大的任何事情都免不了让人议论和消费一番,大多数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就如同陆步轩自己敏锐指出的:“虚的多,实的少。”然而以83级师兄的身份被中央电视台拉去胡说了一通后,仿佛就有了继续谈论这件事的义务。那我就再重复几句。...
作者:张笑恒正文序言原本单纯并不是什么错事,更不是坏事,每个孩子都在用可爱的单纯眼光来审视世界。可是,当我们步入成年人的社会,单纯就容易成为一种伤害,因为别人不会再像对孩子的单纯那样来对待我们。我们的过度单纯在别人看来就是一种傻,有时候还会变成利刺伤害到别人,我们也会为自己过于单纯的行为或者思想而付出代价。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不但有光明也有黑暗,当然也包含了鱼龙混杂的各方人群。面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你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它,当你无法改变他们的时候,就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努力去适应这个社会。如果不想处处碰壁,就必须懂得一些有关社会的“潜规则”,适当地掌握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
(一)老张被撞了门开了。 我看到了老张那张笑呵呵的肥脸。MD ,这小子怎么也能当法官,我自己一直在纳闷。和老张打过无数次交道,知道他的办事风格。 我送给了老张一个外号:见钱眼张。但是,老张收钱很有原则,不是什么钱都收。不熟的人不收,案情分明的不收。每次给钱我心里都要骂他一次,这个老滑头比猴都精。 律师的职业手段和个人情感是不能联系在一起的。鄙视老张的为人是一回事,但和他的关系处理得却很好,平时都是拍肩膀以兄弟相称。 这老小子这几年一帆风顺,听说下一步就要提为民事庭的庭长,以后用得着他的地方还多着呢。 我自认为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但不防碍我做个“好律师”,向来“好律师”都离不开老张这样的法官,这就是游戏规则。...
序语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仅仅是一种传播、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文明元素中最具活力的有机载体。而充满智慧的语言,更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因而,我们读《论语》,我们读“四书五经”,其意义就在于从古圣先贤的语言中汲取丰富的智慧和营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体制的变革、政策的更替,经历了一批批企业和企业家的新陈代谢、大浪淘金,留下了一批“剩者”,并成为最后的“胜者”。 对热心关注中国企业家的人们而言,有很多问题一直是他们心中的巨大谜团:史玉柱,历经大风大浪而“巨人不死”,凭什么?牛根生,带领蒙牛从一个“三无”的小作坊发展成乳业的巨头,并“跑出火箭的速度”,凭什么?马云,历经互联网冬天的大“寒流”,却能奇迹般的绝处逢生,并一直“狂”到今天,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