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龙愤怒的小马(一)九月十一。重阳后二日。晴。今天并不能算是个很特别的日子.但却是小马最走运的一天。至少是最近三个月来最走运的一天。因为今天他只打了三场架。只挨了一刀。而且居然直到现在还没有喝醉。现在夜已深,他居然还能用自己的两条腿稳稳当当的走在路上,这已经是奇迹。大多数人喝了他这么多酒,挨了这么样一刀之后,唯—能做的事,就是躺在地上等死了。这一刀的份量也不能算太重,可是一刀砍下来,要想把一根碗口粗细的石柱子砍成两截,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这一刀的速度也不能算太快,可是要想将——只满屋子飞来飞去的苍蝇砍成两半,也容易得很。若是三个月后,以这样的刀就算有三五把同时往他身上砍下来,他至少可以夺下其中一两把,踢飞其中一两把,再将剩下来的一下子拗成两段。...
作者:何子丘第一集(疑案风云)楔子深秋,寒风细雨,天空好似蒙上一层灰色,见不到丝毫阳光,令人无比压抑。大约是长达十日的绵绵秋雨,道路泥泞难行,昔日穿流不息,由潼关直通古都长安的官道半日过去,却未见一车一马,黄昏时分,终于自潼关方向远远驰来一骑,马上之人国字脸,浓眉大耳,年二十几,一身正气,当是英伟不凡的豪杰之士,他轻装简从,背负一个长条形包袱,在秋风细雨中,疾马狂奔。刚刚爬上一个小山坡,青年骑士胯下骏骑突然悲嘶一声,四蹄一软,口吐白沫,再也不起。骑士处变不惊,应变甚是神速,足尖一点马鞍,飞掠而起,落在地上,一身白衣已然溅了不少泥浆。骑士厉声喝道:“无名鼠辈,不用躲躲藏藏,出来吧。”秋风将冰凉的雨水刮在他头上,顺着下腭落下,却未令他坚毅的面容有丝毫色变。...
作者:林核新婚杀人夜庭院里的露珠已经被焦灼的阳光烤化了,不知不觉间蒸腾入了雾霭,在空中幻做绛紫色或是杏黄色的云彩,妩媚绮丽,像是做梦一般。任非坐在园中,阖眯着双眼,胸口轻浅的上下起浮。大约是秋乏的原因,她近来总是困倦,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却仍然迷迷糊糊的睁不开眼睛。倒也不觉得秋风瑟瑟,只是坐在自己的园子里,任阳光暖洋洋的洒在身上,好像回到了家里,在冬日烘着暖炉,摘着草药。然后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又被阿爹叫起来,说她笨,把辣椒秆和藿香分到了一起去。外面的天光渐渐的黯淡了下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好像隔着万世千代,和她毫不相关的红色熙熙攘攘的挤在门庭里里外外,就连向来素淡的园子也不放过。任非打了个寒颤,日头已经落下了,晚风萧索,月上柳梢,映着淡淡的酒气四溢飘香。她睁开眼睛看了看四周,睡意迟钝了思绪,让她有些轻微的失神。...
作者:苏鎏雪中血已是腊月过半,滴水成冰,一年中最冷的时日。三丈宽的河面结着冰,一眼望去,便如大路般平坦。马蹄慢慢抬起,轻轻放下,冰面下有细微的响声传出。马身上的黑衣女子微一皱眉,拍拍马脖,道:“夜雪,看来你我同行,此处吃力不住。”说罢,便跳下马来。那马似通人性,转头看着黑衣女子,眼里竟流出泪来。黑衣女子轻咳几声,梳理着马毛,声音略微发哑,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等过了此处,便可休息了。”夜雪将头凑近黑衣女子,使劲蹭了蹭。女子脸色稍显苍白,只是挤出一丝笑意,牵起缰绳,往河对岸走去。过了这秦水河,便可去到那梨潇谷。只是整个河面无一座桥,若在平日,渡河便得靠船。亏得这几日天寒地冻,河面结冰,方能借此冰面过河。...
作者:石剑【由文】第1卷 少年篇:妙计求生【RN书评团点评】看中国传统武侠写下这样一个题目,确实有点大,中国传统武侠浩瀚精深,岂是我一介女流寥寥数语可以看透写透的?但是,看了石剑的《一路风尘》,我还是忍不住想写一些自己的感受,聊以自娱。从金庸、古龙、梁羽生等老一辈武侠大师们开始,中国传统武侠就呈现出多流派、多特点且百家争鸣的繁华景象来。可以说,我们上下几代人是看着他们这些武林宗师的书或是由他们的书改编的影视作品长大的。从那时候开始,我们知道了一个名词,叫中国传统武侠。石剑的《一路风尘》可是说是对中国传统武侠的继承和延续,它具有很多传统武侠的特点,尤其是师承金庸大侠,极有金大侠当年豪爽豁达,快意恩仇的风范。...
作者:晨泽【由文】1.-一 忠良遇害 楚国后人徙海外言罢二人仰天大笑,但各自心里都在盘算着如何才能铲除眼前这个心腹大患。这边,荆杰为了修建工事,与孙无修、张乾、赵群三位大人日夜忙碌。而对于荆远和荆灿二位叔父,荆杰心知肚明,二人心中怨气未平,但既然他们主动示好,荆杰只好接受。而安排在荆远身边的程中,则一直没有觉察到什么异样,于是荆杰暂且放下心来,一心整治岛内事务。要建造这项开天辟地的伟业,人力物力都是所耗巨大,从第一天到达岛上,直至今日五岛中有四岛修齐,共历时四年,耗费人力财力无数。而四年之后呈于人世的,便是这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五岛之中,除了麒麟池尚未找到封顶材料之外,其余各岛已是军民相安,现在正是群龙无首,正待发展之时。...
作者:紫微流年【由文】【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每天都有人死去,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暴虐无常的训奴官可以任意剥夺这里任何人的生命,不允许丁点反抗。动作稍稍迟缓,便会迎来一场暴风雨般的鞭子,落在肌体最脆弱的地方,外表完好,内里却溃烂疡伤,足足痛上十余日。...
作者:古龙 郭大路与王动(一)郭大路人如其名,的确是个很大路的人。“大路”的意思就是很大方、很马虎,甚至有点糊涂,无论对什么事都不在乎。王动却不动。(二)大路的人通常都很穷。郭大路尤其穷,穷的特别,穷得离了谱。他根本不该这么穷的。他本来甚至可以说是个很有钱的人。一个有钱的人如果突然变穷了,只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因为他笨,第二是因为他懒。郭大路并不笨,他会做的事比大多数人都多,而且比大多数人都做得好。譬如说——骑马,他能骑最快的马,也能骑最烈的马。击剑,他一剑能刺穿大将身上的铁甲,也能刺穿春风中的柳絮。你若是他的朋友,遇着他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他也许会赤手空拳跃入黄河捉两尾鲤鱼,在从水里跃出抓两只秋雁,为你做一味清蒸鱼、烧野鸭,让你大快朵颐;你吃了他的菜保证不会失望。...
作者:清风醉酒序 山野少年 天空很暗,借着街边房屋的灯光,可以看到正飘着鹅毛大雪。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顿时变成了银色的世界。在成都东市。一家名为“客至”的酒楼坐了些许各门各派的年轻弟子。这时,几位身穿白衣的少年少女走了进来。大家看到后都站了起来,齐声说道:“多谢白帝门好生招待。”为首的那位白衣少年大约十六岁的样子,抱拳道:“大家何须这般见外?我白度天能代表我白帝门这般招待各位,乃是荣幸!”大家哈哈大笑,道:“白公子客气了。”说罢,都又坐下了。这里大都都是十六、七岁的门徒,大家年龄相仿,聊起来自然少了许多芥蒂。站在白衣少年白度天身边的一位少女道:“各位,我爹爹为了武林大会的举办,想大家在酒足饭饱之后,来白帝门一聚,不知可否?”一位华山派的弟子问道:“这位姑娘是?”白度天哈哈大笑,道:“正是舍妹,白映霞。”华山派那位弟子道:“原来如此,怪不得如此清新可人。”白映...
作者:辛夷坞第一章1989年夏天,纪廷跟随工作调动的父母第一次来到南方的这个城市,那天他11岁。纪廷的母亲是北方人,父亲纪培文却是自小生长在南方。纪培文年轻时北上求学,专业是物理,毕业后留校任教,妻子也在同一所大学执教中文系。传道授业十几年,两人也算桃李遍地,但纪培文始终不能习惯北方冰冷干燥的气候,于是在儿子小学五年级这年,终于说服了妻子,在与家乡省城的G大取得联系之后,举家迁回了南方。工作调动的过程中,纪培文自幼的好友,G大经贸系的副主任顾维桢多方协调,从中帮了很大的忙。所以纪培文一家在学校的教工宿舍安顿好了之后,当晚便全家登门造访顾家。故友相见,高兴开怀自不必多说,顾维桢夫妇没有儿子,见到年少懂事,俊秀斯文的纪廷不由得大加赞赏,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当时明月声明:前言这一篇武侠,本是计划用第一人称写的,因为很佩服泥人运用第一人称的功力。写了一段之后,感觉难以为继,只得推翻重来,又回到传统的第三人称。不过在手法上,仍然尽可能地随着主人公的视角进行。由于个人对中国历史和古代诗歌比较偏好的缘故,对这部作品也设定了背景,是自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起始,一是当时金宋的对抗,可以做为很好的素材,二是之前的唐诗宋词就可以随便引用。对于当时的历史,我做了一些考证,在细节处力求比较真实,细心的读者也许能够看的出来。但由于手中资料的局限,还有很多地方做不到考究,请各位达人见谅。我计划是五千字左右为一章,每卷六章。卷名和章题往往不能涵盖内容,只是为了读起来方便而已。...
作者:织罗声明:上卷 楔子看以前的声明:这是我写的最乱的一篇文,要骂的左边走,扔鸡蛋的右边走,拿烂西红柿的就走中间吧~~~楔子灵麒山,舞镜湖,位于小城盱眙一带,淮水以东。灵麒山虽位于小城附近,却因此山乃往来附近的交通要道,往来过客,热闹非凡。高山上,银龙直泻,是万丈飞瀑,奔腾而下,有若千军万马,隆隆之声,震荡澎湃,只听得令人心神舒畅,豪气千里,爽朗异常,舒服至极。承着飞瀑的是一深湖,这便是舞镜湖。再兼着山花盛开,更显绝美异常。下得此山,三百里外,就是小城盱眙。虽是小城,可也是人丁兴旺,皆因此地可遥见飞瀑胜景,让人留连忘返。相传,那后山风景尤为幽奇。自来深山大泽无尽处,不知栖伏多少豺狼虎豹。不知自何时起,游后山者,往往一去不返。一般人妄加揣测:有的说是被虎狼、妖魔吃去了,有的说被仙佛超度成仙,也有的说是被修行千年的狐精迷了心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作者:曹若冰正 文第 一 章时间是农历十二初旬,眼看着就快要过年了,大地上一片枯黄,满目尽是凄凉的景象。夜,黑沉沉的,乌云密布着天空,遮没了月亮,也遮没了星星,四周一片漆黑,更静寂得要命,简直有点儿怕人,除了那一阵接连着一阵狂吼不停的西北风,吹得人砭骨生寒外,就只有从远处偶尔传过来一两声狗吠声,看样子,这天气大概就快要下雪了,这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就在这月黑风高的夜晚,太湖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桩令人目眦皆裂,惨绝人寰,满门尽遭杀戮的惨案。话就在太湖边上,面临如镜的湖面,有一个小小的村庄,住有二三十户人家,均以务农为生,在村庄的东头,有一片占地颇大的竹林,竹林里有几间建筑颇为精致的茅舍,主人萧老先生天绶,乃两榜出身,曾任县令,因其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正值不阿,颇得地方百姓之崇敬及上官之嘉许,乃得升任徐州府台,后因奸权当道,乃辞职告归林下,看中了这太湖岸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