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莲居士原序吾会读唐史,至太宗高宗之际,不禁废书而叹也。夫以太宗之雄才伟略,果敢英明,身致太平,一代而下,未很多觏。奈何而后有武氏之祸,移唐家之七庙,杀李氏之子孙?天下之大,四海之广,智谋勇略之土,皆伏处而不敢动,此诚亘古所未行也。昔女娲氏炼石补天,以其有旋转乾坤之手。武氏以一妇人,具不出世之才略,鼓舞贤能,颠倒英雄,朝委裘而不乱,洵有旋转乾坤之手。第宫闱淫乱,秽德昭彰,难以言述。传奇之家,又复敷演成文,曲加描写,用人行政,帷薄不修之处,几有不堪寓目者。然天运循环,无往不复,犹有狄梁公夺邪谋于平日,张柬之等伸大义于临时,十九年根深固蒂之周期,一旦反为唐室。休哉,何功之隆欤!后之人览《中兴全传》,识盛衰之始末,其间忠奸邪正,亦足以惩创而兴起,其有裨于治道人心匪浅矣。前本因坊间失序,以致差讹,且自庐陵王以下,俱不载矣。于是乎搜寻原刻,更正增补,使阅者无憾于胸膈...
作者:(明)王阳明【由文,】【前言】王阳明,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中国儒学界的泰斗之一,也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和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先生生于公元1472年的一个官宦世家,其远祖为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卒于公元1529年。因他曾隐居绍兴会稽山阳明洞,后又创办阳明书院,所以世称阳明先生。后世一般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他死后,明穆宗诏谥文成,故又称王文成公。王阳明一生颇有成就,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生在明朝中叶,当时学术颓败,阶级斗争继续激化,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经历了400年、已经僵化了的程朱理学对此无能为力。王阳明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
作者:黄文苍第一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市委常委会上,人们发现会议室左侧排头那张沙发上空空如也。按照 惯例,那是赵义同的“宝座”。于是,有人问:“今天的常委会办公室通 知赵义同了吗?”……上午9点30分。南郡市市委大楼三楼会议室。这里正准备召开市委常委会。今天会议的议题是,研究府门口大街改造工程的 预算方案和南江水东调工程的进展情况。参加会议的常委们手里提着公文包,端着已经沏好配茶的自备杯陆续走进会议 室,然后坐在他们以往习惯坐的坐位上,有的在品茶聊天,有的打开公文包翻看今 天会议上准备研究、讨论的有关文件,也有的互相插科打诨开着不荤不素的玩笑……” 三楼常委会议室没有主席台,只有主座和侧座。沙发前摆放着一溜儿用不锈钢 架支撑的水晶玻璃茶几,上面放着今天准备研究的一摞秘书处连夜赶印出来的市委、 市政府以及办公室下发和传阅的各种红头文件、报告、情况反映等资料。秘书们在 腥红的羊绒地...
秋天来了,秋风正凉。枝头的叶片已三三两两开始泛黄。宽敞的庭院里三朵葵花正旺。午后的阳光像位迟暮的美人,面容慵懒而疲倦。闲来无事,我跪在地上看蚂蚁运粮。黑压压的蚁群在我面前熙来攘往。一只大青虫躺在地上纹丝不动,任由蚂蚁开肠破肚后的吮吸或搬运。六只芦花鸡和一只高冠的大红公鸡在我屁股后面抢食吃。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见鸡嘴梆梆的点地声。 好奇地盯着忙碌的蚁群,我的鬼点子就爆米花似的争着抢着往外跳。我先是折一截干枯的柳枝,把长长的蚁群割了一段又一段。可不一会功夫,它们又连成了一条粗黑的线。心想:咳,这样不行,那就干脆吐口唾液淹它们。我在黑压压的蚁群上狠狠的吐了口唾沫。十多只无助的蚂蚁在雪白的唾液里拼命挣扎。满足了幸灾乐祸的心理后,我搔了搔头皮,开心地笑了。突然,从背后伸过来一双大手,猛把我双眼蒙住。我眼前一片漆黑。我说,松开手吧,叔叔,我知道是你。我欲扳掉他铁钳般的大...
1941年秋,靠着三百美元的奖学金,羞怯、瘦弱、寒酸的我从温尼卡社区剧团进入西北大学就读。开始两三天的戏剧课我都坐在一个名叫利迪亚·克拉克的女孩后面,她一头浓密、蓬松的爱尔兰黑发,使我心颤。她伏案记笔记,我却在后面神思恍惚,眼里心里都是她的倩影。 课间休息时,我简短唐突地问候了一句:“嗨,你好吗?”但却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从未和女孩子约会过。女孩们都希望有男孩请吃汉堡牛排,请喝可口可乐,有车接送。可我身无分文,又没车,连跳舞都不会。女孩?我毫无办法。 人们常说命运很有关系。我和利迪亚都被排在同一节目单中,我在《里米尼城的弗兰西斯卡》中扮演一个中世纪的情人,身穿紧身衣,头发鬈曲,腰别匕首。利迪亚在一出叫《马德拉斯大厦》的多愁善感的英语剧中扮演一个角色。不知道是不是她有意找机会和我接近,彩排时利迪亚问我她的第一句台词该怎样说才好。她上台的第一句台...
:**作者:周国平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题目据为己有的过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文明精神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惟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 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做读者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一个夏日的傍晚,阳光很灿烂。 上网查了下天气预报,下午4点到6点间的降水率为10%。于是,我很放心地揣了钱包,赤手空拳去一个超市买东西。 不料走了一会儿,阳光如同爱伤感女子,渐渐地变得稀薄而暗淡。我有点后悔没有带伞。 四处寻摸,最后找了个商店的屋檐,躲在下边避雨。 这时,有四五个非常年轻的女孩子,有的顶着皮包,有的顶着杂志或报纸,叽叽喳喳地叫嚷着,也跑过来跟我挤在一起躲雨。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当雨变得平缓下来时,雨幕中出现了一对骑自行车的情侣。 男生骑着一辆蓝色的赛车,一只手执着一把很结实的黑伞,二十七八岁,白白净净的,很清秀。 女生二十三四岁,皮肤有点黑,但是非常健康,也很漂亮。她骑着一辆红色的自行车,紧紧地跟在男生身后,身上没有穿雨衣,手里也没有伞。她的长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和肩膀上,身上的裙子也被雨淋透了,一边慢悠悠地走,一边还滴着水。...
:**北京北京作者:冯唐《北京北京》序 给 BP。这世上,有阴差,有阳错,但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His aim was not to write about the erotic but to write the whole truth about the life he knew — Karl Shapiro 神在细节间—爱因斯坦 自序 《北京北京》是万物生长三部曲的第三部,也将是我最后一部基于自己经历的长篇。 和之前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以及《万物生长》一起,三个断面,构成一个松散的成长过程,希望能对自己蹚过的那段时间有个基本满意的交待。就像学动物学的时候,取腔肠动物水螅不同的横截面,放在显微镜下,有的横切过精巢,有的横切过卵巢,有的什么也不过。这样用最少的力气,明白最多的道理。...
『状态:全本』『内容简介:一 临终前的呼唤1987年。秋风萧瑟,秋水澄清。台北市郊北安路大直官邸,宠罩着静谧又焦灼、神圣又浮躁的气氛,一双双眼睛一颗颗心、关注着昏睡于病榻的七十七岁老人,生命若纤弱飘忽的游丝,维系着这位在台湾拥有不容挑战的绝对权力,威严的主宰者的地位,可是生命岂只是走向深秋?去日苦多,来日不长!』**章节内容开始-一 临终前的呼唤1987年。秋风萧瑟,秋水澄清。台北市郊北安路大直官邸,宠罩着静谧又焦灼、神圣又浮躁的气氛,一双双眼睛一颗颗心、关注着昏睡于病榻的七十七岁老人,生命若纤弱飘忽的游丝,维系着这位在台湾拥有不容挑战的绝对权力,威严的主宰者的地位,可是生命岂只是走向深秋?...
船王卢作孚引子 毛泽东在回顾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时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我国的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其中就有他——一代船王卢作孚。毛泽东惋惜地说:“如果卢作孚先生还在,他所要担负的责任总比民生公司要大得多啊!” 卢作孚这个名字对年轻的一代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今天,许多人只知道有位船王叫包玉刚,殊不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的四个关键实业人物之一的船王卢作孚,和他所缔造的民生公司曾何等显要。 卢作孚先生出生在清朝末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悲哀的时期,也是最黑暗、最动荡、最复杂的时期,国内外各种矛盾异常尖锐。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强取豪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屈膝求和,导致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许多重要城市和港口被一个个辟为“通商口岸”,大片大片的“租界”在国土上林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由于...
《04年07月上》精选 本期推荐——傻瓜上网 刘大华离开了四川老家,不远千里在合肥落下了脚,靠着老乡的帮助,他在一家小饭店里寻了个作伙计的营生,工钱不多,但由于是包吃包住,因此不仅够用,还能有些节余。 大华的工作很繁杂,洗涮、拣菜、端盆子,样样都得来。到了中午饭的光景,他还得出去送外卖,周围好几个单位在他们店里订了盒饭,其中还包括一家派出所。说起警察,大华起初总有些恐惧感,因为无论家里人还是朋友,都曾经给他讲过派出所里的情景:有些警察张口就骂,抬手打人,还动不动就治安拘留不让回家,但是大华送了几天盒饭,大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些警察都和和气气的,每天就是处理些邻里纠纷打架斗殴之类的破事儿。大华送饭去,警察们对他挺客气,连所长都不例外。久而久之,大华也就不怕了,只是有对一位吴警员,他心里还是有些敬畏的,因为这位吴警员是专门负责操作电脑的,大华不懂电脑,只懂电视,电...
作品: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内容简介: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宇,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几年,齐为周并,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险些儿要尽属北周了。就中出了一个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既受周禅又灭陈氏,居然统一中原,合并南北。 唐朝李延寿撰南北史各一编,宋、齐、梁、陈属南史,魏、齐、周、隋属北史,寓意却很严密,不但杨氏创业是由北周蝉蜕而来可以属诸北史就是杨家父子的行谊也不像个治世真人虽靠着一时侥幸,奄有南北,终究是易兴易衰,才经一传便尔覆国。小子依例演述,摹仿说部体裁,编与部《南北史演义》。...
作品:我叫郭德纲 作者:郭德纲 内容简介: 我认为郭德纲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师的。——赵本山 中国有七大悲剧,其中相声不可乐排第一。郭德纲能说好相声因为他没钱,现在他有钱了,还能说好相声吗?如果有一天郭德纲不说相声了,那将是第八大悲剧。——崔永元 他是中国传统曲艺的一个偶然,颠覆了电视相声的惯性思维。在一门艺术的低潮期,他担当了最及时、最贴心的暖场者,坚守十年剧场赢来“钢丝”满中华,代表着传统曲艺对本质的回归。——《新周刊》 郭德纲首部图文自传,图说非著名到著名之路,畅谈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德云社十周年巨献。 正文序: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说相声2005年底2006年初,大批的媒体纷拥而至,把我和北京德云社抬到了一个风尖浪口的位置上。这一切既有好处,又有不利的地方。好的一面是让很多人知道了相声还在以这样的一个形式生存着,很多人知道了郭德纲、于谦、何云伟等原本默默...